相比于外界的紛紛擾擾,龐學林并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超導材料不過是眾多科技樹中的一個小小的分支,縱然會對這個時代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但放眼未來,室溫超導材料只能算是人類攀登科技樹進程中的一小步。
倒是錢塘實驗室,再次在國內外火了一把。
很多人都認為,錢塘實驗室的出現,使得中國第一次擁有了一家足以抗衡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頂級實驗室。
當然,這篇論文所產生的影響遠不止于此。
在這篇論文發出之后,全球各國科學家的簡歷再次如同雪片一般飛入錢塘實驗室的郵箱。
如果說上一次,錢塘實驗室剛剛開始組建的時候,主要招聘對象是針對全球頂尖的華人科學家的話,那么這一次,則真正吸引了全球科學家的目光。
畢竟不是誰都能視諾貝爾獎于無物的。
不管是柯頓·沃克,還是曹源,李長青的遭遇,都證明了和龐學林合作,就有機會產出重大科研成果,有機會獲得重量級獎項。
更不用說,這個時代的中國,國力蒸蒸日上,通過金龍電池一舉粉碎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不管是工業產值,還是整體經濟實力,都是幾乎可以與美國比肩的超級大國。
而來中國之后,能夠提供的各項待遇以及科研經費,也不比在美國少上多少。
龐學林甚至在求職的建立中看到了曹源曾經的導師埃雷羅的身影。
與此同時,曹源、李長青等人,也因為這篇論文受益匪淺。
作為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外界普遍認為,曹源和李長青將有望和龐學林共同分享明年的諾貝爾獎。
甚至在央視采訪團隊過來的時候,龐學林也委婉地拒絕了上鏡的邀請,而是讓央視團隊將更多的鏡頭放在曹源、李長青他們身上。
對于輿論上的紛紛擾擾,龐學林并不在意。
對龐學林而言,榮譽、金錢、權力、地位都已經走到了科學界的巔峰,甚至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改變國家未來的發展和政策規劃方向。
因此,龐學林現在反而開始有意識地減少自己的曝光度,培養人才的同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將位面世界獲得的各種科技如何在現實世界中重現上面。
……
2022年10月底,一架由運-9改裝而成的運電-9飛機緩緩降落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
這架運電-9雖然掛著運字頭,實際上卻是由中航工業一架全電客機,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全電動客機。
這架客機由運-9運輸機改裝而成,但除了外觀以外,無論是航電系統,還是飛機內部結構,都和原來的運-9運輸機沒有任何的關聯。
十噸的鋰空氣電池組,分別被安裝在了機翼以及機體內各個區域,使得整架飛機擁有了超過五萬公里的航程,可以在天空中連續不間斷飛行一百二十小時。
據說軍方已經將這項技術應用于預警機、反潛巡邏機、電子戰機等平臺,使得中國空軍的軟性力量得到大幅度增強。
雷達功率增大一倍,可以在空中連續飛行三天三夜的超級預警機。
擁有超級續航里程,可以覆蓋整個太平洋的反潛巡邏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