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各種電子戰設備功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電子戰飛機。
大幅度壓縮了美國海空軍在西太平洋的活動空間。
當然了,配備給龐學林的這家運電-9,自然和軍用沒什么關聯。
飛機內部的各種裝飾采用了最頂尖的材料,飛機內擁有臥室、廚房、洗漱間、會議室、辦公室等等,因為采用了低噪音的電動螺旋槳,整架飛機的靜音性能絕佳,相比于龐學林之前經常乘坐的噴氣式客機,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龐教授,歡迎來到海南!”
機場內,身著軍裝的陶永昌將軍握著龐學林的手微笑道。
這次龐學林來海南,一方面要參加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的選址工作。
另一方面,則是前往文昌,觀摩921火箭的發射盛況。
雖然龐學林在提出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后,高層將大量經費轉入到了這個工程項目中去。
但中國的傳統航天發射項目,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這兩年,中國的各個航天項目發展迅猛。
空間站工程就不必說了,作為航天口的天字第一號項目,這兩年,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不斷將空間站的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升空,成功在近地軌道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大型空間站。
與此同時,嫦娥五號、火星探測工程也進展順利。
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完成了月球軟著陸以及無人探測器返回過程,使得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完成著陸月球并且重返地球的國家。
而火星探測項目,也讓中國成功在火星上投放了第一輛火星車。
可以說這幾年國內的科技熱潮,除了龐學林帶動外,航天口的勝利也功不可沒。
唯一讓航天人感到有點郁悶的就是,正當他們開始展望下一個十年的成就時,龐學林突然殺了進來,直接瓜分了航天口將近三分之一的經費。
雖然這筆錢不用從航天口出,但接下來幾年,中國的航天經費想要再有所增長,難度就很大了。
“龐教授,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921火箭總設計師劉雪松院士!”
“劉院士,您好!”
龐學林主動和劉雪松打了聲招呼。
“龐教授,你好,歡迎前來觀摩921火箭首飛任務!”
劉雪松語氣顯得有些冷,上次的香山會議,他并沒有在場,雖然他知道眼前這位年輕人的能耐,但對于龐學林能否搞出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劉雪松卻并不看好。
一方面因為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的科學難關眾多,工程難度極大,另一方面,那就是純粹的私人觀感了。
畢竟龐學林相當于將手伸到航天口搶食,劉雪松沒意見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