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正式完工,成為中國最先進的航天發射中心,主要用來發射長征五號系列和長征七號系列運載火箭。
新一代的921火箭也放在了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之所以選在這里,原因很簡單。
不管是921火箭還是長征五號系列火箭,芯級直徑都達到了五米。
而中國陸路交通運輸中,貨物經過隧道的最大寬度為3.35米。
于是3.35米也就成了長征二號、三號、四號運載火箭芯級的標準直徑。
直到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建成,運載火箭可以通過海運直接抵達文昌,中國的運載火箭這才突破了3.35米的直徑限制。
航天中心的發射塔下,陶永昌正陪同龐學林參觀這座將于明天發射的龐然大物。
“這就是921火箭了!”
巍峨的發射塔下,龐學林抬頭看著眼前高度達到九十米的超級火箭。
潔白的箭體上,中國航天幾個字格外醒目。
921火箭采用了采用了CBC構型主芯級和兩個助推器的直徑都達到了五米,光桿主芯級起飛推力840噸,3個CBC模塊的構型合計起飛推力2520噸。
加燃料質量超過五十噸的空天飛機就位于火箭的頂部,被整流罩徹底覆蓋了起來。
“龐教授,這架縮比達到4:1空天飛機測試成功的話,那么我們接下來就會正式開展電磁彈射版空天飛機的研發工作了,你說我們真的能成功嗎?”
龐學林看著高聳的921火箭,笑了笑道:“陶將軍,放心吧,有我在呢!”
陶永昌和龐學林對視了一會兒,這才笑了起來,說道:“龐教授,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參觀完發射塔,龐學林又專門去見到了參與此次發射任務的工作人員。
這些航天人的年齡大部分都在三十五歲以下,見到龐學林的時候,一個個仿佛見到了大明星一般,將龐學林圍得水泄不通。
相比于航天界的高層,他們對龐學林就只有純粹的崇拜了。
甚至還有人專門拿著小本本找龐學林要簽名。
當天晚上,陶永昌還安排了一場熱鬧的晚宴,歡迎龐學林的到來。
因為處于任務期,宴會上大家都是用飲料代替酒精。
劉雪松只是和龐學林碰杯的時候聊了兩句,大部分時間都比較冷淡,龐學林倒沒怎么在意,自顧自找其他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