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并沒有在意劉雪松的冷淡。
他這次之所以去觀摩921火箭首次發射任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921火箭搭載了未來電磁航天發射系統所使用的空天飛機的4:1縮比驗證機。
雖然是10:1縮比驗證機,但實際上,這款空天飛機卻擁有完善的電子設備、動力系統以及空間生命支持系統,總質量達到了四十噸,再加上空天飛機攜帶的近十噸燃料,這架微縮版空天飛機完全可以用來執行外層空間的各種任務。
至于921火箭,算是中國版的重型獵鷹。
該火箭采用三級半CBC構型,由芯一級火箭與兩枚助推器共21臺YF-100K泵后擺液氧煤油發動機構成起飛級,可產生2700噸推力,火箭最大起飛重量約2200噸,芯二級為2臺YF-100K高空版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三級則是3臺YF-75D氫氧發動機,在執行月球軌道任務時入軌速度可達10.9公里/秒(約32馬赫)。
這是一款為載人登月而生的國之重器,由于該型火箭的載人屬性加上是由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提出并且推動的,于是便以載人航天工程921代號為之冠名為“921火箭”。
雖然隨著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的立項,航天系統下馬了長征九號項目,但921火箭卻得到了保留。
只要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取得成功,那么這款火箭很有可能會成為中國化學動力火箭的絕唱。
“龐教授,老劉這人性子有些倔,不過他沒什么壞心思,您別介意啊。”
龐學林和陶永昌坐一輛車,剛上車,陶永昌便連忙說道。
剛才迎接龐學林的時候,劉雪松的表現可不算熱情,甚至隱隱還有些抗拒。
劉雪松雖然是運載火箭領域的大牛,但龐學林可是中國當前學術界的標志性人物,陶永昌自然不希望龐學林對劉雪松產生不好的印象。
龐學林笑了笑,說道:“陶將軍,放心吧,劉院士對我有意見也正常,畢竟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算是搶了運載火箭的飯碗,我這次過來只看不說,不會讓你在中間難做的。”
“那就好。”
陶永昌頓時松了口氣。
海口到文昌才六十多公里,開車才不到一小時。
抵達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時候,龐學林先是在下榻的酒店休息了一下,下午則在陶永昌的陪同下參觀起了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航天發射與發射場的緯度高低密切相關,距離赤道越近、緯度越低,發射衛星時就越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較大線速度以及慣性產生的離心現象,因此所需要的能耗就越低,使用同樣燃料可以達到的速度也越快。
酒泉、太原、西昌發射中心的地理緯度分別為北緯41°、38°和28°。而文昌的地理緯度為19°,比其他三個發射場的地理緯度都低。
而海南島是中國陸地緯度最低、距離赤道最近的地區,因此也成為建設航天發射場的最佳位置。
據估算,同一枚火箭在文昌進行發射,運載能力可以提高7%~15%,同種型號的火箭在文昌發射可以將運載火箭有效載荷提高300多千克,節約的星用燃料也能夠提高航天器入軌精度,延長航天器使用壽命1~2年。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就計劃在海南島建設航天發射場,但由于中國面臨較為復雜的國際形勢,出于國防安全原因的考慮,中國不得不將航天發射場設置在更為隱秘和安全的內陸地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國際形勢轉變,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需求,中國才正式開啟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