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們保證把空天飛機漂漂亮亮地送上天。”
在王宇的指揮下,很快,發射指控中心再次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劉雪松和龐學林、陶永昌也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坐下。
劉雪松看向龐學林的眼神有些驚嘆,他是921火箭的總師,雖然不會深入到某些項目的技術細節,但是像發動機預冷這種工程難度他是非常清楚的。
特別是在臨發射前,發動機預冷沒達到設計指標的情況下。
龐學林竟然硬是通過手動計算出了排放式預冷的參數,從而使得發動機達到了發射前的要求。
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說明眼前這個年輕人在數理化基礎領域的積累到底有多深厚。
一時間,劉雪松的心情又是激動,又有些復雜。
激動的是,921火箭總算可以順利發射,不枉費他這些年的心血。
復雜的是,幫助他解決技術難題的,竟然是自己一直討厭的人。
“龐教授,這次多虧了你啊,否則我們團隊可就糗大發了!”
劉雪松感嘆道。
龐學林笑了笑,說道:“都是為了工作,沒什么大不了的。”
龐學林明顯能感覺到劉雪松對自己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對劉雪松也沒什么惡感,兩人之間的關系也很快變得熱絡起來。
接下來的準備流程一切都很順利,晚上19:00整,在指揮員的倒計時聲中,921火箭順利升空,并很快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畢竟921火箭無論是載荷還是各方面參數,都絲毫不亞于SpaceX的重型獵鷹,這次發射所搭載的又是中國首架空天飛機,自然引發了更多的關注。
網絡上紛紛擾擾,龐學林卻已經無聲無息地離開文昌發射中心,前往海南省的中部地區考察。
這次海南之行,龐學林觀摩921火箭的發射還在其次,更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考察電磁軌道發射系統未來的建設地點。
海南島地勢為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偏南到四周沿海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逐級遞降,組成環形層狀地貌,在各種地貌類型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島總面積的25.4%,丘陵占13.3%,臺地占32.6%,階地占16.9%,平原占11.2%,其他占0.6%,具有臺地、階地特多,山丘密集相連,平原少而分散的特征。
接下來,龐學林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走遍了海南島西南部大大小小的鄉鎮村落,最終確定了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的線路圖。
那便是從樂東縣的鶯歌海鎮起,往東北方向延伸,一直到中南部的鸚歌嶺,并且于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時,達到盡頭,整條電磁彈射軌道的長度達到四十公里左右,預計建設成本每公里一百億RMB,總投資超過四千億!
再加上預計建設的空天飛機返航機場,檢修、測試廠房,核電站等等,總投資超過五千億。
在超導128材料順利制備完成后,龐學林就已經和最高領導層確定了這個項目的落實情況。
預計最快三年內建成,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鐵路建設集團、國家電網等企業參與投資建設,龐學林擔任這一工程的首席科學家。
當然,龐學林不需要在項目工地實時待著,只需要每年來上一兩次即可。
他的主要精力,還是得放在江城大學、錢塘實驗室、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