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此咒含有諸佛的無盡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奧妙無窮,蘊藏了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常誦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信佛的人,便會常詠誦這六字真言。
前身的勾陳雖然并不信佛,但對于這世界一些佛教的東西卻是也有些了解,知道些基本常識。尤其是他那個便宜岳父,也即家鄉那個從小資助他的張員外,這個張員外家里卻是信佛的,所以因為常有來往走動,前身的勾陳也就對這些東西頗有不少了解。
其實張員外本身也不怎么信這東西,但無奈他老娘與其正室夫人卻是都信,故而也只能是勉為其難地跟著信,在家中還修建了一座專門的佛堂。
前身勾陳那個已經訂婚卻尚未過門的未婚妻,也即張員外的女兒在其祖母與母親的影響下,也是跟著頗為信佛。所以正因為身邊有人信,繼承了前身記局的勾陳也就對佛教的這些東西比較了解與敏感。
剛才吳總管低喝的那聲“吽”,他認為自己絕對沒聽錯,定是六字大明咒中的最后一字真言。
有此佐證,再加上兩人身上都有檀香味,羅月與吳總管這對主仆信佛的可能性自然是極大,甚至說不定兩個修煉的武功都有可能是佛門武學。否則吳總管低喝的那聲“吽”,絕對不是信口亂叫。
勾陳剛才當然也有聽到這聲,只覺吳總管那一聲“吽”的低喝過后,他腦中也是跟著一清。由此便可推斷出,吳總管的這聲低喝除了是喝聲本身就附加了內力,有震懾人心神的作用外,“吽”字這個音階與音調也有其獨特的作用。這聲低喝聽起來雖然簡單,但實際上卻是頗為復雜,怕是還包含了某種獨特的內力運轉心法之妙在內。
蘇云龍剛才聽到那吳總管的低喝后,也十分意外地轉頭瞧向吳總管,怕是也可能有跟勾陳同樣或類似的判斷。
據說前朝的大梁朝十分信佛,不但在全國各地大肆修建寺廟,甚至皇帝還帶頭幾次出家到廟里當和尚。那時無論朝尚還是江湖上,佛門勢力都十分龐大。
可許多寺廟的和尚卻是除了整日念經禮佛外,便不事生產,全靠人供養,而且寺廟還可以不納賦稅,當了和尚的也可以逃避徭役。再加上許多寺廟為了鑄造佛像,或是為泥塑木雕的佛像鍍金身,大量镕鑄了許多民間的銅錢,便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害苦百姓,拖垮了整個大梁朝。
另外也是“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當時大梁朝在各地大肆修建許多寺廟,一些不愿服徭役逃避賦稅的人也大肆出家當和尚,甚許許多殺人犯事的江洋大盜為逃避追捕也出家當和尚,便最終使得當時的佛門龍蛇混雜、魚門混珠,里面混進了許多為非作歹之輩,搞的佛門也是烏煙障氣。
許多出家當和尚的并不是真正出家,不過是走個形式與過場,表面上是出家,實際上私底下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許多寺廟藏污納垢。表面上是出家人,實際上暗地里就是賊窩,殺人放火、奸淫擄掠,可謂是無惡不作。也就是掛了個寺廟的名頭,實際上還是干的黑風寨這種山賊的無本錢買賣。
而當時因為整個大梁朝上下都十分信佛,還能借著佛門與寺廟的名頭作遮掩。甚至就算真的敗露被人發現了,那些為非作歹的僧人來一句“放心屠刀,立地成佛”,說是已真心悔過,要在佛前懺悔,往往也能因此逃得一命。
長久如此下去,自然是世道敗壞。最終便導致了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要叛梁滅佛。
然后經過數十年的各地義軍、反王、朝廷等混戰與分裂后,最終大魏朝崛起,重新統一天下。
而開國立朝的魏太祖正式登基后,宣告天下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大魏朝發起的正式滅佛,史稱“太祖滅佛”。這也是當時全天下百姓的欲求與渴盼,當時反梁的許多義軍喊出的口號就是要“滅佛”,因為當時的天下實在是苦佛門久矣。那場梁末的混戰后,不管最終是誰統一了天下,也都必須要推動這件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