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時間,聚集地中上千多位信徒,每日虔誠禱告使得張浦收集到135點信仰之力。
若不是信徒數量限制,信仰之力收集數量有限,使得張浦不得不精打細算來利用。
讓兩位圣職者守住石屋大門,不能有人來打擾他。
這一次,他要整理出一套生活和生產職業,來完善聚集地基礎設施。
“鐵匠、裁縫、藥師、教師、農夫,一時間想不起來該需要多少生活職業。”
張浦有一點疼痛的問題,他不是很清楚,要改善現狀生產和生活職業需要多少種,而且,他對此類知識認知有限。
但只需要神格在手,信仰之力充足,很容易推演出來,可他不希望浪費信仰之力。
“活著不過是吃穿住行最基本事情,吃不是那么容易改善,農夫又不得不需要,所以能同藥師配合,農夫負責培育種植,藥師負責尋找可用植物以及治病藥材。
穿是裁縫問題,不止能掌握裁剪手藝,更要掌握織布和選材,暫時能用亞麻類材料織布,將來未必不能獲得類似棉花一類植物,甚至條件足夠,說不定能發現蠶蛹,當然,不排除有更好織布材料。
住的問題,暫時忽略,造房屋不止耗時耗力,最主要一點,建筑材料就沒法解決。
行的問題,一樣能忽略,活動范圍并不遠,再則說來,馴化兇獸和制造動力機械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張浦覺得教師必不可少,人數不需要多,一兩位來教導孩童人字,這是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一個環節,不可能一直帶著一群文盲打天下。
其次,鐵匠至關重要性無需多講,生產各類農具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兵器來提升圣職者作戰能力。
眼下就一個問題,相關生產工具如何解決,裁縫需要織布機,藥師需要煉藥爐,鐵匠需要火爐,所以,推演該職業需要花上一點信仰之力。”張浦進行一番總結。
當即,張浦調動信仰之力進行推演。
一瞬間,大量知識涌現,在往一個擁有創造力職業演變。
很多他曾經不在意的所見所聞浮現,交融在一起,逐漸形成一個基礎科學知識體系。
差不多相當于地球初高中水平物理知識,形成一套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內容。
僅僅一秒鐘,推演就停止。
神格中儲存一個符號,張浦神識進入查探,直接呈現相關信息。
巧匠:創造、探索。
很簡單介紹,但賦予巧匠職業時,一整套巧匠知識就灌注入目標腦海,而且是溫和消化,并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
“那么事情就變得容易起來了,其余四個職業就簡單了。”
巧匠職業耗費兩點信仰之力,絕對是相當多信仰之力了。
要知道,當初張浦推演一階圣徽體系時,一共才用掉十點信仰之力。
其實不然,巧匠職業知識是他一點都不熟悉,完全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圣徽體系推演基礎是他有著極其深厚知識底蘊。
剩下四個職業用掉四點信仰之力,一共耗費六點,要想象中來得節省。
賦予副職業知識,一樣要耗費信仰之力。
萬事都要依仗信仰之力才能迅速崛起,張浦是希望收獲更多信徒,但急不來,自家門前都沒清理干凈,何談探索更遙遠區域。
鐵匠:鍛造、識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