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織布、制衣。
農夫:培育、種植。
教師:啟蒙、教育。
要想信徒迅速掌握五個職業,必須消耗一點信仰之力,不僅能無害消化,掌握程度猶如本能一般。
當然,他們職業知識能傳授給學徒,但不可能像直接賦予般完美契合,不過,前者更有發展前景,進步的過程中演變成具有自身風格的本領,而后者其實固定了,從本能掌握,最多精細化掌握。
簡單來講,被賦予者最多能成大師,被傳授者能成宗師。
鐵匠火爐若造出來,肯定需要高溫燃料來加熱礦石,要不然光有鍛造知識,也是無濟于事。
通常都是煤炭來淬煉礦石,很可惜,張浦住那么久從沒見過。
好在張浦一肚子知識,整出一個復合型火系法陣,由圣職者輸入圣力來維持,問題就迎刃而解。
“副職業人員和圣職者配合,估計很快就解決生產問題,制約因素僅有人口。”
沒錯,人口就是發展關鍵,按照自然繁衍速度來發展,張浦寧可當一位獨行俠來得現實。
算成十五歲成年,第一代就要等上十五年,接下來每年都有成年,基數是越來越多大。
可問題中斷十五年,以及自然發展過程中帶來諸多問題,可不是容易解決。
再則,張浦擔心信仰之力不足夠推演后面境界,一旦身體進入衰退期,再想要往上攀登境界可就不容易了。
……
張浦提前讓人通知一遍信徒們,夜里要舉行祭祀。
要注意細節是衣著整潔,身體清潔,看上去很精神就行。
其實,讓大家伙洗個澡再來參與,上一次召集所有人,散發出來的味道可把張浦給熏壞了。
若不是演戲演全套,他早就撂擔子不干了。
這時代吃飯都成問題,誰還在乎個人衛生,所有人臉上烏黑黑的,頭發像枯草,而且,營養不良面黃肌瘦,根本分不清男女性別。
所以,乘著白天,組織集體前往河邊洗澡。
先是男人一起洗,結束再女人一起洗,由圣職者負責看守。
衣著問題實在強人所難,全都穿樹皮制成桑麻布衣,基本穿爛一套換一套,臨時制作來不及,張浦也就不強求了。
入夜時分,晚餐結束。
每一個人迫不及待參加祭祀活動,這是一次成為強大圣職者的機會,誰不希望獲得強大力量,活得更加滋潤。
祈禱廣場上,早早就匯聚成群信徒,臉上神情激動,眼神充滿狂熱。
如果現在有人跳出來質疑圣道,肯定分分鐘被群毆致死。
他們已經成為真信徒,再往上就是狂信徒,能為信仰奉獻生命。
當然,圣堂是正兒八經宗教,絕不會做出反人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