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有幾棵大樹,可惜冬日里樹葉早就掉光,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不過正好讓冬日的太陽透露下來,給小院增添些許的溫暖。
李留客在院中持劍揮舞,練習的正是他唯一可以從頭耍弄到結束的大周天劍法第一式。
寫大周天劍法的作者是個很有趣的人,他開篇明志:
“余夜觀天象,有亂星自天外而來,似有擾亂天下之相,蒼生不易,余不忍心生靈涂炭,故持劍飛至天外攔截。
然此星忽星散成千百碎片,余靈機一動之下,自創劍法,圈圈環環,將散星一一粉碎。
后深思熟慮,整理出十二式劍法,余持之戰遍天上地下,罕遇敵手,因周天之上所創,故稱之為大周天劍法。”
劍譜作者署名——宗布。
李留客看到這里的時候笑了笑,吹牛逼不是后世人的專利,古人吹起牛逼更讓人嘆為觀止,有文化嘛。
雪大如席,風吹草折,烏云壓城城欲摧,飛流直下三千尺……等等。
這個宗布李留客從沒有聽說過,卻大喇喇的說自己持劍飛到天外,一人一劍就能夠把流星一一粉碎,這牛逼吹的,相當的清新脫俗啊!
第一式宗布倒是取了個名字:
“大周天劍法實不需分列十二式,然若只是籠統一招以概括,恐后世子弟資質中庸,致劍法失傳,非余所愿,故不惜分拆十二式,以降低學習難度。
第一式乃是起手式,本可無名,然考慮子弟出門在外,一威風招式名可贏來尊重,故搜索枯腸,將第一式取名為笑攬群星……余當時面對群星時候的確是嗤笑不屑,一劍出,萬星聚攏,故名之!”
李留客齜牙:“這宗布還真是自戀,又說怕弟子的資質不行,所以降低難度,我怕你們學不會啊,所以分成十二式。
又說,劍招原本不用名字,但你們行走江湖要面子啊,所以就叫笑攬群星,我啊,當時面對漫天星斗,隨手一劍,就把這群星聚攏起來,多輕松,多愜意,多自在,哈哈哈哈!”
而這種自吹自擂,在劍譜里面隨處可見,李留客有時候看得也是津津有味,這個宗布既逗比又自戀,還帶有一些妄想癥。
李留客之所以有這個看法,是因為宗布在里面提到的人物。
他在第三式里面說道:“……余與托塔天王李靖郊外相遇,此僚譏諷小黃尾巴太短,小黃不忿嚙之,此僚竟敢持塔鎮壓小黃,余怒而出劍,一劍削去七寶玲瓏塔塔尖……李匹夫竟告上天庭,嘻,不屑之!”
又在第八式里面提到:“……一日,游至花果山,一猴頭自稱齊天大圣,與天兵神將激斗,余經過,猴頭以為余是天庭神將,一棒朝余錘將過來,余一劍出,猴頭束手,被擒上天庭……后聞猴頭乃是反抗天庭先鋒,余悔之。”
嚯!嚯!這牛逼吹的!咋不說你打過天帝呢!
這貨愛吹牛逼,但這劍法的確不錯,李留客在小院中依著招式舞動,熟練之后逐漸加入靈氣,長劍吞吐之間出現幾寸劍芒。
舞動之間,一環接著一環,到最后大環套小環,延綿不絕,大周天劍法名不虛傳!
李留客第二天大早照常去到碼頭,碼頭倒是沒有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