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聽后,仰天長嘆,隨后又問:“公子,要是袁車騎入主了冀州,你打算怎么辦?”
韓湛搖搖頭,說:“我不知道,一切都順其自然吧。”剛說完這句話,他忽然想到趙云在袁紹的手下待了沒多久,就跑去投奔公孫瓚了,便提前給他打預防針,“子龍,袁本初固然沒有忠君愛民之心,并非明主;如你不愿為袁氏效力,也不可去投北面的公孫瓚,他和袁紹都是一丘之貉。”
雖然趙云的心里不太認可韓湛的說法,但表面上他還是客客氣氣地說:“多謝公子,子龍受教了。”
正在這時,忽然有探馬跑過來向趙云稟報:“前方發現一支軍馬,看旗號,好像是袁車騎的屬下。”
袁車騎的屬下?聽到探馬這么說,韓湛和趙云都大吃一驚,因為根據他們所掌握的情報,袁紹的大營距離這里,至少還有八十里。這里突然出現一支袁軍兵馬,難道是為了昨晚的事情來尋仇的?
而一直伴隨著荀諶馬車前進的張郃,見到自己派出的探馬返回,連忙驅馬上前,隔著老遠就大聲地問:“探馬,有何軍情稟報?”
探馬來到了張郃面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將剛剛向趙云報告過的消息,又重復了一遍。張郃聽后,也和韓湛想到了一塊,以為是袁軍派人來報復,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正想找荀諶商議一下該如何處置,卻看到韓湛和趙云已經并肩策馬脫離了隊伍,朝前方疾馳而去。他連忙吩咐身旁的羅什長:“你快點帶人去保護公子,千萬不能讓他出什么意外,否則提頭來見。”
“喏!”羅什長響亮地答應一聲,招呼本什的十名騎兵,加快速度去追趕前方的韓湛和趙云去了。
韓湛和趙云兩人之所以會脫離大隊,朝有袁軍出沒的地方而去,主要是韓湛考慮到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算自己現在僥幸躲過了來尋仇的袁軍,但自己早晚還是要進袁營的,到時就變成自投羅網。與其那樣,不如先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好制定一個應對措施。
趙云深怕韓湛太緊張,在途中還有意沒話找話,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公子,昨天你騎在馬上就像一個初學者,感覺隨時會從馬上摔下來;而今天呢,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老騎手,看樣子,你很有騎馬的天分。”
韓湛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今天騎馬騎得這么平穩,也是這具身體原主人殘留的技能,被自己融合了吧。
忽聽后面有人在高喊:“公子,慢行!等一等我們。”
韓湛扭頭一看,原來是羅什長帶著十來名騎兵跟了上來,連忙放緩了馬術。羅什長來到兩人面前,拱手行禮,“某是奉軍司馬之命,前來保護公子的。”
一行人疾馳了五六里,便看到前面的路上有一彪人馬,約有五六百人,都是騎兵。看到這一幕,韓湛心里不禁暗暗叫苦,自己就十幾個人,要是和對方火拼的話,肯定會吃大虧,而且就算想逃都逃不掉。
有心調頭回去吧,自己這行人早就被對方看到了,對方的十幾面旌旗,正朝著自己的方向而來。見如今已是無路可退,韓湛便抬手示意大家停下,就站在原地等對方過來。
雙方還隔著十幾步時,對方的馬隊便停了下來,一名將官從旌旗后面出來,遠遠地拱了拱手,高聲地問道:“前方來的可是韓府君的隊伍?”
見對方不想要動武的樣子,韓湛心說難道是自己判斷錯誤了?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催馬上前,同樣高聲地回答:“在下是冀州韓府君的公子韓湛,不知對面是袁車騎麾下哪位將軍啊?”
“原來是韓府君的公子,”對面那位身材高大,看起來相貌俊俏的將領,朝韓湛再次拱了拱手,客氣地說:“在下姓袁名譚,是邟鄉侯的長子,是奉家父之命,特在此處恭迎韓公子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