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觀、吳敦、尹禮等人深處亂世,自然懂得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他們把開陽獻給臧霸,無非是看中對方具有與陶謙分庭抗禮的實力。如今一條更粗的大腿擺在面前,何去何從,大家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由于孫觀在不久之前,剛當眾反對和冀州媾和,此刻再出面表示贊同歸順冀州,他有點抹不下面子,因此只能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吳敦和尹禮二人。
吳敦、尹禮沒有注意到孫觀在沖他們使眼色,兩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周倉的身上。周倉是什么出身,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對吳敦、尹禮來說,周倉就是一個草寇,手下不過幾百面黃肌瘦的嘍啰,這樣的人歸順了冀州,都能得到重用,自己帶著幾萬人馬都過去,不是可以獲得更高的官職么?
正是出于這種考慮,對臧霸提出的問題,兩人趕緊回答說:“大頭領,既然安陽侯對您如此有誠意,依小弟看來,就答應了吧。”
王渾沒有想到韓湛交給自己的差事,居然如此輕松就完成了。他楞了片刻后,沖著吳敦、尹禮說道:“二位頭領,你們說錯了。”
“說錯了?!”吳敦和尹禮二人一臉茫然地望著王渾,不解地問:“什么說錯了。”
“如果臧頭領愿意歸順冀州,你們就不該稱呼他為大頭領,而是開陽侯。”王渾面帶笑容地說:“還有你們幾位,以后也不必再用頭領的稱謂,別人會稱呼你們為將軍的。”
別看孫觀、吳敦等人身在軍中,但陶謙的內心始終把他們當成賊寇,對他們絲毫不重視,否則他們也不會看到臧霸出來自立門戶,就主動投靠。如今得知歸順冀州后,自己可以成為真正的將軍,就算只是雜號將軍,也比現在強得多,因此他們不由喜出望外。
“既然沒有人反對,那么此事就這么定下來了。”臧霸說這話時,有意朝孫觀看了一眼,擔心他會跳出來反對。當看他什么話都不說,只是站在原地發呆時,臧霸又繼續說道:“等安陽侯一到此地,開陽就易幟。”
見臧霸已經決定歸順冀州,堂內的幾名屬下都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只聽臧霸又接著問道:“不知誰愿意代表某前去迎接安陽侯,奉上印綬文籍。”
臧霸的話剛說完,吳敦、尹禮二人就搶著說:“屬下愿意前往開陽侯軍中,獻上印綬文籍,請冀州軍進駐開陽。”
沒等臧霸做出決定,王渾就上前擺著手說:“開陽侯不必多此一舉,吾來開陽之前,吾家主公就說過會親來此地拜訪。開陽侯不如就繼續留在開陽,等吾家主公到了城外,再出城迎接也不遲。”
就在王渾勸說臧霸不必派人迎接韓湛的大軍之時,韓湛正帶著大軍朝著瑯琊國行進。誰知走著走著,忽然看到一騎飛奔而來,那人來到了韓湛的面前,大聲地稟報說:“啟稟主公,徐州牧使臣典農校尉陳登陳元龍求見!”
陳登?!聽到這個名字時,韓湛不禁一愣,心說陶謙有什么事情,居然派陳登來見自己。如果來的是別人,韓湛肯定直接打發掉了,但聽說來的是陳登,便沖著報訊的人說:“請陳先生過來見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