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立即把準備晚膳的御廚都抓起來。”漢獻帝想起當年把后宮攪得天翻地覆的董卓,就不禁心驚膽戰,他戰戰兢兢地說:“若是安陽侯有什么好歹,他的部下進宮興師問罪,就把這些人交出去頂罪。”
“老奴遵旨。”張宇答應一聲,從地上爬起來,倒退著出了寢宮。
看著張宇離開了寢宮,漢獻帝跳下了床榻,背著手在寢宮里來回地走動著。伏皇后擔心他著涼,取了一件披風,披在他的身上,安慰他說:“陛下莫要擔心,據臣妾看來,安陽侯乃是忠義之人,若是他能安然無恙,絕對不會追究此事。”
“安陽侯頗得人心,冀州文武都對他忠心不二。”漢獻帝心驚膽戰地說:“若他有三長兩短,朕擔心他的部下會血洗皇宮。”
伏皇后聽漢獻帝這么一說,立即想起當年董卓、李傕等人在皇宮里的胡作非為、草菅人命,不禁打了一個冷戰。她低頭沉思了良久,緩緩說道:“陛下,臣妾記得董妃的父親董承,與冀州的不少將領相交甚厚。若安陽侯真的有什么三長兩短,由他出面斡旋,沒準能化解此次危機。”
經過伏皇后這么一提醒,漢獻帝立即想起不光董承和冀州文武相交甚厚,就連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儁等人,也在冀州文武面前能說上話。如果真的遇到冀州兵馬圍攻皇宮,沒準可以讓這些朝臣出面,化解冀州文武的心中怒氣。
漢獻帝與伏皇后兩人在寢宮里等了大約兩炷香的時間,張宇再次從外面入內,向兩人稟報說:“啟稟陛下,老奴已經把所有的御廚都拿下,正命人拷打,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得到口供。”
前段時間楊琦等人被逐出京師,漢獻帝的心里就一直提心吊膽,深怕韓湛會搞什么秋后算賬。既然聽說他中毒,心里就冒出了一個古怪的念頭,莫非這些御廚之中,有楊琦的同黨不成,他們為了給自己主人報仇,便乘著自己賜宴的機會,在安陽侯的飲食里下毒?
想到這里,他問張宇:“張宇,你要仔細拷問,看這些御廚之中,是否有楊琦等人的同黨。”
張宇作為漢獻帝身邊的老人,自然不是傻子,一聽到漢獻帝提到了楊琦的名字,立即明白對方的意思。連忙回答說:“請陛下放心,老奴一定會把楊琦的同黨從御廚中揪出來,給安陽侯一個交代。”
張宇的話倒是提醒了伏皇后,她覺得要是真的能從御廚中揪出楊琦的同黨,那么就算韓湛出什么事情,也可以將冀州文武的怒火,都轉移到貶官到青州的楊琦身上。她連忙叮囑張宇:“張宇,快點去告訴那些負責審訊的小黃門,一定要揪出楊琦的同黨,否則小心他們的腦袋。”
聽到伏皇后這么說,張宇的心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他不禁暗想:皇后居然這么狠毒,居然要將安陽侯中毒之事,強行栽到楊琦等人的頭上,這樣就算安陽侯出了什么意外,冀州文武就只能找楊琦算賬。但他轉念一想,若是真的能轉移冀州文武的怒火,那么皇宮這里就能平安無事,死掉一個楊琦,總比皇宮里的人遭殃強吧。
想明白這個關節后,他連忙再次前往審訊御廚的地方,準備吩咐那些小黃門,一定要從御廚中抓出楊琦的同黨。
張宇來到御膳房,還跟著老遠,就聽到里面慘叫聲、皮鞭抽打在人身上的聲音。守在門口的小黃門,見到張宇到來,連忙點頭哈腰地說:“老祖宗,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