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有樊樓小廝將一首詩掛在了旗樓的影壁墻上,下邊一群人在叫好。
蔡仍的視力極好,離這么遠也能看到,那詩共八句:青嶂橫開高幾重,巉巖直上半天中。虛明洞口千年久,澄澈流來一溜通。海蚌張頤方吸月,云龍奪跡遂乘風。隼旗出有隨軒雨,指日秋成賀歲豐。
蔡仍讀了讀,覺得這詩也就那么回事,沒好到不得了的地步。
不過——
這詩雖然一般,但趙楷的志向卻也表露一二。
蔡仍記得他曾在一本野史當中看到:
當金人逼近東京汴梁城時,趙佶害怕在他自己手上亡國,因此急召太子趙桓進宮,想要傳位給趙桓。
當時,趙楷因為深得趙佶的喜愛,也有不小的勢力,他尤其跟趙佶的貼身太監交好。
因此,當趙佶的貼身太監得知這一消息了之后,立即派人去通知趙楷。
這趙楷膽子也大,得到趙佶的貼身太監傳來的消息之后,他竟然早趙桓一步入宮,而且他還帶了百十個護衛。
若是趙楷順利進入大殿,那趙楷沒準就是下一任皇帝,說不準之后的靖康之恥也就不會發生。
只可惜,當時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何歡,為人忠厚謹慎,拿著劍攔住趙楷。
趙楷呵問:“太尉難道不認識我趙楷嗎?”
何歡用劍一指,說:“何歡雖然認識大王,可何歡手中利劍不認識大王。”
當時,趙楷身邊的百十個護衛也個個刀劍出鞘,何歡背后則有上千精銳禁軍。
雙方對峙許久,趙楷知道無法通過,只能撤退。
等趙楷一行退出了皇宮,何歡立即擁著趙桓進入了大殿,面見趙佶。
此事并未見于正史,但未必就是空穴來風——雖然史上對趙桓、趙楷的皇儲之爭介紹的比較少,但從那寥寥的幾筆上也不難看出,此事絕不簡單,否則趙桓也不能剛登基就將他的皇后朱璉的親妹妹朱鳳英嫁給趙楷,以此來穩住趙楷。
這么說吧,蔡仍大膽推測,如果不是金人突然南下,而趙桓當時又占著太子之位、占據著大義,那輸的那個人真未必就是趙楷。
如今再讀趙楷的詩,蔡仍更加確定,這位鄆王的野心不小。
這時,也讀完了趙楷大作的蔡貌,回來道:“鄆王不愧是新科狀元,他的詩句大氣磅礴,別有一番氣勢,看來今日的華山論劍,勝者必定就是鄆王了。”
不僅蔡貌這么認為,其他人似乎也都這么認為。
蔡仍不在乎這種事,也不想跟趙楷爭,尤其是在這種場合,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怎么才能推銷出去自己的香皂,怎么才能賺取自己來這個世界的第一桶金。
突然!
有人喊道:“快看,趙行首下樓了!”
眾人聞言,全都抬頭看去。
蔡仍亦是如此。
沒費絲毫力氣,蔡仍就找到了趙元奴。
面相清秀,五官精美,肌膚白皙,身材婀娜。
氣質沉穩、安靜、淡定、有分寸感,既美艷動人,又沒有壓迫感。
用八個字總結一下——冷而不傲,艷而不俗。
這樣的女人,恐怕就是站在一萬個美女當中,也能被一眼挑出來,更何況,她身邊只有四個“庸脂俗粉”,又怎么可擋住她的風姿?
“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她就是與李行首并列花魁的趙元奴?”
“同姓不通婚,否則這趙行首恐怕也已經是趙官家的人嘍!”
“趙行首親自下樓,想必是因為鄆王的大作吧,否則誰又能勞煩她的大駕?”
“……”
自打趙元奴一出現,在場之人,不論男女老幼,目光全都停在了趙元奴的身上,就連蔡仍也不例外。
他們的目光,就跟舞臺燈光一樣,照耀著趙元奴走下樓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