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得不承認,像沙僧這樣的真小人,卻實在是個因勢導利的高手,這一點是值得所有人學習借鑒的。
作為犯了事被貶到流沙河的犯人,他的政治生涯本來已經結束了,可結果他做了什么呢?吃了九個取經人!
而且,最關鍵的是,當著望海的面,他不但直接承認了自己是卷簾大將,而且非常自豪地說自己吃了九個取經人,還把骷髏做成了串掛在胸前,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矛盾的行為。
大家不妨猜猜,這時的望海會怎么想?
我覺得她只會有一個想法,就是吃這些取經人是沙僧的個人行為,還是玉帝給他的任務?如果是個人行為倒還罷了,可如果是玉帝的任務,這事就很值得玩味了。
玉帝是不是對取經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所以才會派人來吃取經人?如果就此收拾了沙僧,會不會惹來玉帝的猜疑,使出更嚴厲的手段打壓?可如果不管他的話,他要是把第十個取經人也吃了怎么辦?
不錯,沙僧一見面,就在望海面前玩了一出無間道,表現得既像間諜,又不像間諜,讓她根本難以抉擇。
不得不說,望海不愧是佛祖欽點的取經工程負責人,這個時候她做出了一個極為明智的決定,就是拉攏沙僧入伙。
這樣一來,如果沙僧吃取經人是個人行為,后續問題就已經解決了,而如果這是玉帝的任務,她就可以借助這個舉動,對玉帝展現出取經行動的坦蕩,畢竟,連玉帝派來的特務都公然接納了,玉帝的疑心也可以減輕大半了。不得不說,這絕對是高招。
然而,這一切當然都是沙僧的計謀,不然以他那點本事,有什么資格加入取經團?所以,這件事上,其實是沙僧成功算計了望海。
大家都知道,取經結束以后,佛祖給沙僧的職務是“金身羅漢”,這個職務如同卷簾大將一樣,在佛教典籍里是查不到的,同樣是吳承恩老爺子的原創,根本不知道到底是管什么的。
不過,比照之前那個“錦衣衛”的身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金身”和“錦衣”有些莫名的相似之處,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其實佛祖給他的職務,也就是類似的特務頭子,也算是人盡其才。
畢竟,都到這個時候了,佛祖肯定已經明白了他不是間諜,而且經都取完了,也不好意思明目張膽地過河拆橋,給他個合適的職位,多多少少算是一種接納的態度,至于他以后在西天混得怎么樣,就不是我能夠揣度的了。
關于沙僧這個人物,大概也就說這么多了,是好是壞,大家想必都有自己的判斷,本書的正文中,也會延續這其中大部分的設定,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