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大雷音寺。
阿難匆匆奔入大殿,朝著高坐蓮臺之上的本去佛祖行過一禮,道:“啟稟佛祖,十余位大菩薩率領羅漢堂、天龍八部眾上萬人馬已經趕往了火焰山,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還請佛祖明示。”
本去佛祖淡淡地道:“無妨,一切皆交由望海負責便是,若有消息傳回,你再回報于我。”
阿難連忙恭聲應命,沉吟了半晌,卻又道:“佛祖,弟子心中尚有疑惑,懇請佛祖指點。”
佛祖聞言微微一笑,道:“左右閑來無事,你有何疑惑,只管問便是。”
阿難道:“弟子實在想不明白,佛祖為何會在這個時候聽從望海的勸諫,與那火焰山公然開戰?”
佛祖道:“莫非你覺得時機不對嗎?”
阿難忙道:“弟子不敢,只是覺得略顯倉促了些罷了。”
佛祖道:“恰恰相反,本座倒以為,眼下這時機,卻是最合適不過了。”
阿難奇道:“這是為何?”
佛祖聽得這話,臉上露出了一絲悵然之色,道:“遙想當年,本座兵敗火焰山下,致使我西天淪為了三界的笑柄,靈山也就此由盛轉衰。
不過,這百年來,本座臥薪嘗膽,苦心經營,我西天早已恢復了元氣,玄奘取經之事,更是使得我大乘真經之名天下矚目。
眼下這時候,也正是我西天昭告三界,重返巔峰之時,這樣的時刻,用當年威勢滔天的火焰山來祭旗,自然是最合適不過了。”
阿難聽得這話,不由得恍然大悟,道:“弟子明白了,我西天敗于火焰山,自然也要興于火焰山,方可謂眾望所謂,人心所向。”
佛祖點頭道:“正該如此。”
阿難略一沉吟,又道:“可是,佛祖既然有心一雪當年之恥,卻僅僅派出了這點人手,怕是力有不殆吧?”
佛祖笑道:“若是當年的火焰山,僅僅這點人手自然是遠遠不足,不過,如今的火焰山,我看這些人手已是足矣,否則的話,又如何能顯出我靈山今非昔比呢?”
阿難道:“佛祖的意思是,如今的火焰山,遠非當年可比?”
佛祖點頭道:“正是,這些年來,本座早已想通,當年的火焰山能贏了本座一陣,所憑借的,不過是三件事而已。”
阿難奇道:“哪三件?”
佛祖緩緩地道:“第一,當年的平天大圣憑借三界第一妖王之名,又打著逆天的旗號,收攏了天下大批妖族高手,據說曾有七十二路聲名赫赫的妖王前去投靠,才使得火焰山實力大增,一時間聲勢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