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法蘭西的常備軍數量已經冠絕歐陸了,若是再讓他們在一旁發育,對奧斯曼帝國的威脅極大。
正當大維齊爾準備再遣派使者前往法蘭西時,路易十四主動派人來了,鄭重邀請奧斯曼派遣特使去法國巴黎,共同商談“歐羅巴局勢的問題”。
路易十四不僅邀請了奧斯曼帝國,還邀請了英格蘭王國、神圣羅馬帝國、波蘭立陶宛王國、瑞典帝國......
除了奧斯曼帝國,其他幾國接到邀請后,都有猶豫。
說實話,遠離大明的神圣羅馬帝國和英格蘭王國,都不大明白歐羅巴有什么“局勢問題”。
他們一致認為,就算是俄國被滅,明軍也是元氣大傷,應該不會再西進了吧。
到時候,等明軍主力撤退,還能去搶一波,分一杯羹。
面對這幫目光短淺的豬隊友,路易十四不得不派出特使進行游說。
這位特使不是別人,正是跑到吳三桂手下當謀士、又將吳三桂賣給法國人的玄燁。
玄燁跑到法國后,以“大清在外避難皇帝”的名義,與路易十四進行了會面。
俗話說,牛逼的人到哪里都混的牛逼,玄燁那二五仔,到哪都混得開。
路易十四覺得這年輕人能力不錯,又幫法蘭西立過大功,最重要的,他還是大明的“**武裝頭目”,利用好的話將來作用不小。
于是路易十四便收留了玄燁,封其為法蘭西勃清大公,還將自己的私生女“布魯瓦小姐”瑪麗嫁給了他。
(朱慈烺比路易十四大九歲,書中比康麻子大二十八歲,歷史上是大二十五歲)
玄燁的口才很好,投靠新主后工作非常認真,路易十四規劃的“反明同盟”,不乏有他的建議。
玄燁首先乘坐火車,秘密抵達波蘭立陶宛王國,游說國王約翰三世。
波蘭立陶宛王國,是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結為的聯邦,也是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約翰三世是波蘭國王兼任立陶宛大公,這家伙早年隨瑞典軍打過波蘭,后來似乎是打不過就加入,轉而成為波蘭驅逐瑞典帝國的領導人,還被任命為大元帥,后又擔任波蘭軍總司令。
后在法蘭西路易十四的支持下,約翰三世進行奪取王位的活動,去年剛剛當選為波蘭國王,在位期間實行親法政策。
可以說,約翰三世就是路易十四養的一條狗,這也是玄燁第一站選擇波蘭的原因。
毫無意外,得知路易十四的戰略目標后,不等玄燁多說一句廢話,約翰三世當場拍板,跟著法國一起組建“反明同盟”。
.......
玄燁的第二站是神圣羅馬帝國,一個類似東周王室的歐洲皇族。
神圣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沒有直接且合法的關系,就借了西羅馬帝國的名頭而已。
(西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