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贏氏終于奪回了祖先封地,終可告慰列祖列宗。
至此,將無主之地中央山脈改名為秦山。
秦山以東為秦東行省,秦山以西為秦西行省,這兩個行省將成為大贏帝國第十九,第二十個行省,將成為我大贏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任何軍隊膽敢進入無主之地,便等同于對大贏帝國宣戰。
當然了,大贏帝國的詔書很長,足足有一千多字,而且文字非常華麗,非常莊重。
總之就是要讓人看了之后完全堅信,在兩千年前這無主之地就屬于贏氏家族了,盡管那個時候還沒有大贏帝國,贏氏還僅僅只是炎龍皇朝的一個諸侯而已。
這份詔書,也算是等待中的內容了,算是醞釀很久的雷霆。
但這一天終于到來了!
大贏帝國的詔書,將會徹底傳遍天下。
這樣一來將扯掉南周帝國的最后一塊遮羞布。
你們不是說打贏了嗎?
你們不是說引蛇出洞,把大贏帝國的主力軍隊包圍在過境之內,幾乎徹底殲滅,并且還俘虜了對方的主帥贏佉嗎?
你們不是說無主之地此時依舊屬于眾多諸侯,大贏帝國沒有占領的嗎?
至少一開始,南周帝國官方確實是這么宣傳的。
這也是兩國皇帝的默契。
大贏帝國需要時間,徹底消化無主之地這個勝利果實。
而南周帝國需要一個輿論緩沖,不能一下子就承認戰敗啊,要一點一點釋放噩耗。
先說贏了。
然后說先敗后勝。
然后說平局。
然后再說成兩敗俱傷。
最后再承認失敗。
這樣對南周帝國民眾的沖擊力小一些,所以這個緩沖期整整九個多月。如果一下子就直接宣布說大敗了,那民眾的情感肯定是受不了的。
現在大贏帝國徹底消化了無主之地,果斷抽掉了臺階,扯掉了遮羞布。
接下來你們南周帝國是屁股著地,還是臉面著地,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和造化了。
………………………………
南周皇帝緩緩合起了大贏帝國的詔書,也緩緩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這一天終于來了。
盡管他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他還是感覺到了恥辱和憤怒。
他可以引導輿論,欺瞞民眾,說自己打贏了。
但是他不能欺騙自己,輸就是輸了。
折損了幾十萬大軍,丟掉了無主之地,傷筋動骨。
怪誰呢?
周離?燕蹁躚?又或者是怒浪侯敖心?
這三個人都是人杰,都無比的出色。
對于戰場上發生的一切,沒有誰比萬允皇帝更加清楚了,他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差一點點,南周帝國就大獲全勝了。
差一點點,南周帝國就占領整個無主之地,甚至能夠打下大贏帝國的西南行省了。
真的就差一點點,他就要得到一場輝煌無比的勝利。
但結果還是敗了。
造化弄人?又或者是怪大贏帝國那個天才密探云中鶴?
他是皇帝,當然不會糾結已經發生的事情,只能往前看。
這一場大敗,當然是他登基之后的一次挫折,但也是一次巨大的機會。
借著這一場大敗,給軍中來一次徹底的大換血。
帝國大軍出了什么問題?作為皇帝他當然知道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