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衛軍的折沖校尉莫逢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下立下了赫赫戰功,按照他的功勞,早就該成為行省提督了,甚至更高的職位。
結果跌跌撞撞,只是一個折沖校尉,一個四品的雜牌將軍。
僅僅四十幾歲就已經心灰意冷了,沒有了立功之心,也沒有為國征戰之心。
問題在哪里?
當然是勛貴集團的腐化墮落。
勛貴集團把持了帝國大軍的高層所有職位,壟斷了所有的上升通道。
盡管有武科舉,涌現出來了許多人才,將才,但是這群人有天花板的,最高升到四品就再也上不去了。
莫逢春活得窩囊,但是他已經是武進士中混得好的了,大把的武進士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千戶,連雜牌將軍都做不上。
而且萬允皇帝心中還有一個無法說出口的原因,這些把持軍隊的勛貴集團,心中最敬重,最效忠的依舊是太上皇,這讓他內心很沒有安全感啊。
他這個皇權一定是要自己握在手中,而不是別人的恩賜。
所以萬允皇帝,急需給軍中大換血,讓忠誠于自己的大批將軍掌握軍隊。
原本打算利用這一場大勝沖開改革的阻礙,但現在敗了。
當然,敗了也是一個好機會,也能夠利用這一場敗績來推動改革的。
當然了,勛貴集團不是沒有出色的將領。
周需公爵,就是最出色的一員大帥,死在了裂風城戰場。
敖心,軍方的無敵猛將,一百多萬南蠻疆域,有大半都是敖心打下來的。
所以不管敖心是不是愿意,他都成為了勛貴集團的旗幟。
別人一說起,便說誰說我們勛貴集團不行了,敖心不是無敵統帥嗎?
但是這群勛貴集團,一邊排擠孤立敖心,一邊又拿他做旗幟。
現實就是這么譏諷。
魏國公也是勛貴集團,而且算是頂級勛貴,他就是看出了皇帝的心思,所以早早就和文臣集團勾結在一起了。
而皇帝對敖心的觀感也很復雜。
首先敖心也是太上皇提拔起來的,從四品將軍一直提拔到驃騎大將軍,他確實是軍方棟梁,也確實稱得上是無敵統帥。
但是……敖心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萬允皇帝整頓軍隊的阻礙了。
而萬允皇帝又清楚地知道,未來和大贏帝國真正決戰的時候,或許是少不了這位無敵統帥的。
有些時候,萬允皇帝非常喜歡敖心的這種純粹。但有些時候,他有很討厭敖心的這種傲慢和孤僻。
長長吁了一口氣,萬允皇帝睜開了雙眼。
“來吧,所有的暴風雨盡情地來吧,朕已經準備好了。”
“朕倒是想要看看,有誰敢冒出頭來。”
“朕倒是想要看看,有誰敢用脖子來試朕的刀鋒是否鋒利?”
……………………………………
隨著大贏帝國昭告天下。
雷霆終于劈了下來。
整個南周帝國先是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但是誰都能感覺到,一個暴風眼正在形成。
一場可怕的政治風暴就要來襲了。
這一場風暴究竟是大,還是小?目前不得而知。
這一場風暴會死多少人?
誰會成為這一場風暴第一個犧牲品?
同樣不得而知。
至少,京城里面所有的官員都屏住呼吸,等待這一場風暴的正式爆發。
………………
京城烏云密布,山雨欲來。
而千里之外的江州,氣氛雖然有些壓抑,但不至于像京城那么恐怖,不會那么讓人無法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