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換成光電芯……
光伏玻璃早就研發成功,以前系統獎勵的拓撲絕緣體也被道一他們吃透,難點無非是封裝技術。
另外自家有神龍系統,直接就能植入,雖然制作猶如長條藥丸大小,通體呈蔚藍色的光電芯十分麻煩,但三天一個不是問題。
等熟悉制作流程,以后完全可以加入自動化,達到量產。
至于光電芯出現,會不會取代石墨烯芯片……
早著呢。
就像另一個時空,華夏在光電科技領域同樣遙遙領先,但直到二十多年后,光電子計算機也沒能完成商業化。
而光電芯制作成本更高,哪怕達到量產,也是相對自家數量有限的系統建筑而言,并非需求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市場。
再一個就是,石墨烯是新材料,不單單用于芯片,還包括稀有金屬冶煉、新型航天材料研發、生物材料生產等等。
總得來說,采用'光電芯'升級后的系統建筑,算是進一步推動自家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下一步就是鋪設下去,讓產業鏈進入新時代。
不過,由于不到'年總結'時間,此次系統只給了兩個升級獎勵。
一個是光電芯樣品。
否則只知道名字,鬼知道是啥玩意。
第二個是頭頂的鯊魚飛艇。
大青山本就有熱氣球和觀光飛艇,突然出現一個超大個,除了模樣怪異,但也算不上多么突兀。
忙完升級瑣事,葛小天來到航太部,詳細了解農貿戰。
農貿戰是天成早在千禧年就開始準備的重要計劃。
為此,尼奧布拉斯農場擴建三次,大豆種植面積突破兩百萬公頃,是華夏總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是北美的十五分之一,是母星……母星就算了,母星總種植面積1.2億公頃。
天成種植面積如此少,卻敢大搖大擺的操縱大豆期貨市場,無非告訴糧商們:我來了!
實際上天成種大豆只是產業需求,自家真正目的是棉花。
棉花就多了,今年整個東山幾乎都種棉花,加上北疆農墾軍團支援,西鄉南洼塑料大棚偷偷的種,陳峰又從三哥忽悠一批棉花,以便讓對方種橡膠……今年自家掌控的棉花,占據母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但棉花不是糧食,四大糧商不會在意棉花期貨,只知道天成種了棉花和大豆,手里沒有小麥,甚至沒有玉米。
物以稀為貴,華夏那么多人,我高價收了小麥,過段時間華夏就會缺小麥,我再以更高價賣出,怎么都會賺。
也所以,四大糧商跑華夏收小麥和玉米來了……
“咱們收購了多少糧庫和糧站?”
“大約三千多座。”
“如果全都填滿糧食,需要多少噸?”
“六千萬噸。”
“這么多?”
“您以為呢?”
“那就把庫存的陳化糧,換成新糧,全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