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摸魚網咖漢東大學店。
裴謙默默地翻著何安這條長微博,還有微博下方的玩家評論,瞠目結舌,人都傻了。
“原來如此!懂了懂了!”
“我就說這游戲一出來,感覺怪怪的呢,現在全都捋順了!”
“現在裴總的游戲已經達到這種境界了嗎?必須國游圈里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出來解讀,才解釋得清楚了?”
“之前我真的信了官方的那條長微博,覺得《奮斗》就是把現實高度凝練,變成了一面鏡子,每個人都能從游戲中看出一些道理。但是看完大佬的解讀我才明白,原來我只是在第一層,而《奮斗》實際上還有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
“呵,裴總,老千層餅了。”
“騰達游戲真的太恐怖了,之前《回頭是岸》只是破了一次次元壁,但《奮斗》這就是無數次地破次元壁,沒完沒了,次元壁你還好嗎?”
而諸多評論中,其中一條長評獲得的點贊數最多。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奮斗》所蘊含的精神,對于‘奮斗’這件事情本身的解讀,也像對那些基礎理論一樣顛覆卻又在更高的層面上暗合了。”
“按照大佬所解讀的,表面上看起來,《奮斗》完全違背了所有的基礎理論,但仔細分析又會發現,這款游戲實際上是拔高了所有的基礎理論,在更高的層面跟這些理論暗合。”
“‘奮斗’這個概念也是如此。其實游戲的主體內容部分,全都是在解構奮斗,一直在告訴我們,富人奮斗是在云端,窮人奮斗是在泥潭,富人告訴窮人可以通過奮斗爬上云端,那是在騙人;窮人告訴自己的孩子努力奮斗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也是善意的謊言。”
“這款游戲無情地戳破了這個謊言,讓很多被欺騙的人猛然醒悟。”
“表面上看起來,這款游戲是在否定奮斗對人生的改變,仿佛在說,富人在云端,窮人在泥潭,再怎么努力奮斗也無法改變這種云泥之別。”
“但其實,通過‘消費主義’的那段,我們可以跟現實對比一下,意識到在現實中,我們仍舊可以通過奮斗改變自己的生活。”
“這個奮斗并不是一個具體的行為,而是一種心態、一種選擇。我們還沒有沉入泥潭底下、永世不得翻身的時候,努力尋找一切機會讓自己活得更好,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就是奮斗。”
“所以哪怕我們奮斗也無法到達云端,但我們還是不能對生活的失去希望,因為人生就是做對一個個選擇,而自暴自棄永遠都不會是一個正確的選項。”
在這條長評的下方,還有很多人在分享自己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了那句話:我們登上并非我們選擇的舞臺,演出并非我們選擇的劇本,也許這個劇本很痛苦,但只要努力演好,在痛苦中也有精彩。”
“我反思。我父母給了我優渥的生活條件,也在逼著我一直努力。我看到很多窮人自由散漫,覺得是他們的懶惰造成了貧窮,但現在我知道我錯了,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樣的條件。我把窮人版和富人版都買了,希望這款游戲能夠時時刻刻地提醒我,不要犯下和富人主角一樣的錯誤。”
“確實,我覺得窮人版也好,富人版也好,都是在努力地讓窮人和富人對彼此之間的處境更加了解。讓窮人不必仰慕富人,這樣就不會被富人的話術所欺騙;讓富人低頭看一看窮人,這樣才能收起自己的傲慢。”
“這款游戲是在窮人和富人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也許這兩個群體永遠都無法互相理解,但至少這座橋存在著,發出了自己的聲音,這就是有意義的。”
“所以,最佳的方式根本不是什么買窮人版或者買富人版,而是兩個都買!看到自己的生活,可以獲得共鳴、引發反思;看到別人的生活,可以了解自己視野的盲區。把窮人版和富人版結合在一起來玩,才能理解這款游戲的真意!”
“所以這就是兩個版本一起買會變貴的原因嗎?明白了,我買,我心甘情愿多花這三十塊錢!”
“能讓玩家心甘情愿地加錢買游戲,還加得很舒服,真特么是個定價鬼才!”
“也可以不買,云通關嘛。”
“兄弟,聽我一句,你確實可以云通關,但是云通關永遠也感受不到游戲帶給你的那種感動。游戲為什么被稱為第九藝術?就是因為它可以互動啊!云通關,你全程都是一個旁觀者,不能自己做出決定,這還叫什么互動?”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不關注也好,云通關也好,只買富人版也好,兩個版本都買也好……我想,裴總并不會真的在意。《奮斗》這款游戲引發全網熱議了,熱度破圈了,讓不玩游戲的人也關注了,作為一款互動電影類游戲,它的使命已經圓滿達成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有能力的人、真正熱愛國產單機游戲的人,應該買雙版本收藏一下,畢竟能玩到這樣的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幸運啊!”
……
看完了這些評論,裴謙默默地把筆記本電腦的蓋子給扣上了。
瘋了,這個世界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