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玩一會兒游戲內容,玩累了之后就進劇情,放松放松。
劇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玩家拋出一個新問題,營造一種期待感,玩家們看劇情影像看夠了之后就直接進入下一階段的游戲內容,如此不斷循環往復。
再加上游戲的代入感本身就極強,到游戲后半部分的時候,秦義焦慮、迷茫、絕望的情緒甚至能夠直接感染到電腦前的玩家,讓玩家也同樣懷著這樣急躁的心情想要快點打通游戲。
喬梁感覺自己的情緒就是這樣被《使命與抉擇》玩弄于股掌之中,簡直是加強版的觀影體驗!
在玩到中段劇情的時候,喬梁已經大致推斷出來了,游戲的劇情影像跟電影的內容,多半是完全一致的!
雖然是完全一致的內容,但游戲與電影的體驗卻各有優劣。
游戲的優勢在于,每一段劇情之后玩家都可以親自上手體驗。游戲是一種互動藝術,玩家在游戲中的自由度是遠高于電影的。而如果玩家在游戲中憑自己的意志做出的決定恰好和電影中主角做出的決定一致,就可以呈指數級地強化玩家的代入感以及對主角的認同感。
這種參與感是電影所無法比擬的。
而電影的優勢在于,體驗更好。
相對于游戲而言,電影的內容是更濃縮的,整個情緒流程是被壓縮過的,而且電影院的大屏幕和音響,觀影效果也絕對比玩家的電腦和耳機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所以,之前喬梁還覺得自己是不是可以把電影退票、用游戲白嫖電影,但之后他就完全不會這么想了。
因為在玩過游戲之后,他反而更想去電影院看看了!
這么牛逼的布景和特效,路知遙的演技又這么好,這片子只是在自己電腦上的小屏幕看怎么能看得爽呢?大電視也白給啊!
這么好的片子,還是得去電影院看。
而電影也無法取代游戲,因為游戲給玩家的參與感和代入感,是電影無法做到的。
“裴總真是太雞賊了!”
“竟然靠這種方法賺我兩茬錢!”
“不過……這種雞賊希望以后能多來幾次!”
喬梁的錢包雖然被雙重打擊,卻也獲得了雙倍快樂。
“奇怪,之前擔心的劇情割裂的問題,好像并沒有出現啊?”
“怎么做到的?”
整個劇情已經過去了一多半,這一點自然也不再是什么秘密,喬梁稍加思索就明白了。
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的還是劇情安排。
《使命與抉擇》的劇情可以說是路知遙的獨角戲,也可以說是路知遙和AEEIS的對手戲,但不管怎么說,這種安排都是風險與機遇并存的。
風險在于,所有觀眾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路知遙一個人的身上,他的演技超神了,觀眾們就爽到;他的演技拉胯了,那么整個電影都要被他給拖累,直接跌落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