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慈云寺,本也是一座名剎。
這寺四山旁圍、一水中流、峰巒聯亙、林木掩映、環境十分幽靜。
慈云寺始建于漢代,是鞏義第一叢林。東漢明帝永平七年,有僧摩騰,竺法蘭始建白馬寺于洛陽城西,既而云游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開慈云禪寺。所以稱慈云,是說佛之慈心廣大如云,蔭庇整個世界。
然而,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這一處山明水秀的好去處惹來了旁門左道強人窺視。
此人便是混元門下智通和尚。
說起來,混元門本也是一大派,開派祖師名為混元真人,又名太乙混元祖師,據說宋時便已得道,與峨眉長眉真人、青城姜太白這樣的人物都有交情,修為深湛,以旁門而修大道,并非沒有飛升的可能。
只是他收徒一味龐雜,并無挑選,秉承有教無類的原則,本來這也是件好事,偏偏他又放任自流,門下弟子良莠不齊,頗有許多窮兇極惡之輩,殺人放火,奸.淫.擄掠,這難免就與出來行俠仗義的正道弟子發生沖突。
太乙混元祖師是個護短的人,吃了虧的弟子回門中顛倒黑白,添油加醋哭訴一陣,他便勃然大怒,與正道爭執,約了峨眉掌教在黃山斗劍,結果因為托大,飛劍不利,吃了一個大虧,氣得約了十年之后再比,誓要報仇。
他的煉劍法門高明,五毒誅仙劍厲害得很,煉成之后,峨眉掌教也不是他的對手,于是二次斗劍他打贏了峨眉掌教,但是峨嵋派這群不要臉的東西,一眾長老一擁齊上,以眾擊寡,要了他的性命。
也正是因為如此,后來他妻子和弟子心中不甘,屢屢結眾與峨眉做對。
太乙混元祖師素無惡行,并不是惡貫滿盈的壞人,比劍勝負,予以懲戒,這倒也罷了,但是下手斷人手足,再加圍毆殺人,卻未免有些太過。
究其根本,還是峨眉要崛起,不得不將這太乙混元祖師鏟除。
太乙混元祖師若在,則混元門龐然大物,絕對不會四分五裂。
中原板蕩,峨眉想要趁勢而起,第一個就得在混元門的壓力之下求生存,不管是奪寶、招收出色弟子、還是在資源的爭奪上,都不得不與一個完整發展了數百年的大派相抗衡,這自然不如對付一個分崩離析的大派來得容易。
就為這個目的,太乙混元祖師也必須死。
至于他死了之后,門人弟子失去約束,會如何作惡,峨眉倒并不在意,反正這正好是他們門下三代弟子刷功德的時候。
受苦的,只是那些無辜百姓。
從某種角度來說,峨眉有故意放任惡,然后除惡彰顯自己力量的意思在。就像是一個名醫圣手,明明可以在病人疾病初起,剛入皮膚的時候就將他治療好,但為了顯示自己的醫術,卻偏偏要等到他病入膏肓,這才開刀取出病根。
固然病人也是好了,但畢竟吃了大苦頭,日后身體也會虛弱許多。
就像放任的混元門弟子殺人,人都已經死了,你再去除惡,未免就晚了一步。
不過人非圣賢,峨眉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