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弓,十只箭。
五只射掉了官船的桅桿,另外五只無一例外,都奪走了一條性命。
在這種險惡地勢下,小船遠比大船更有優勢,埋下的水鬼鑿通了大船的船底,讓其失去行動能力。
官軍的素質遠比蘇離想的要低,這場打劫也比蘇離想的要容易。
畢竟這時代中的官軍,早已沒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鐵紀。
在蘇離的神箭下已經奪了官軍之膽魄,隨后水賊的進退有度,更讓官軍惶恐不安。
劫了官船蘇離沒有多少得意,只是想到:若是岳元帥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拿了他的武穆遺書,第一仗卻用來對付大宋的官軍,他的心情一定很復雜吧。
官船被鐵掌幫余孽劫走,朝廷震怒,更多是意想不到。
事實上大宋朝是歷朝歷代中平民起義最多的朝代,自北宋以來,各路強梁多不勝數,最有名的莫過于水泊梁山。
今日青龍寨劫了官船,眾人皆有些當初梁山好漢劫生辰綱的快意。
宋人好聽話本,自金人崛起,靖康之恥之后,更有許多人愛聽好漢故事,正是國難當頭,便有英雄見得不平,拔刀而起。
本朝大詞人辛稼軒便是此中代表。
青龍寨的人,不少也聽過流行于各大酒樓的一個話本,那就是水滸傳。
這大約是根據之前大宋宣和遺事改變的話本,將原來宋江三十六人聚義水泊梁山,擴到一百零八人。
當初梁山好漢尚有后裔,民間深信確有其事。
一時間好漢風氣,風靡大江南北。
況且水滸傳蕩氣回腸,故事精彩絕倫,比起有‘飲水處便有柳郎詞’也不遑多讓了。
只不過這些人都不知道所謂水滸傳卻是蘇離做了大自然的搬運工,讓南宋人提前數百年聽到了這古典四大名著。
蘇離當然不能把水滸傳完全背下來,好在故事記得大概,比之宣和遺事內容更是充足了不少,找幾個說書先生加工潤色,就成了這半吊子版的水滸傳。
這也是蘇離深諳輿論風氣的重要性,有水滸傳洗地,將來他擴張鐵掌幫,名聲上自然更好一些。
裘千仞還沒跟衡山派的人了斷,回到鐵掌峰重新召集人馬,還沒來得及顯示威風,又被朝廷大軍殺了回來。
誰叫他重新樹立了鐵掌幫的大旗,之前那些官員被劫走官船的怒火都發泄在了裘千仞這邊。
至于裘千仞是不是真的參與進去,沒有官員會在乎。
他們只是為了彌補過失而已,然后再心滿意足敲了大戶竹杠,走了陸路,打道回京。
裘千仞從大軍殺出,也不好過,受了外傷,跟著又被衡山派的人追殺,傷勢未愈下,雖然大發神威,殺了衡山派不少人,最后還是躲進了湘西大山里去養傷。
由此衡山派也見識到了裘千仞的恐怖,若非裘千仞急于養傷,怕不是衡山派滿門都給殺干凈了。
至于始作俑者蘇離,安安穩穩養了大半個月,傷勢業已痊愈,此刻已經到了江南,他打算去尋一個人。
梅雨過去大半,已經有了初夏的暑氣,
江南有楊柳,有桃花,有燕子,有金魚,有多情似水的姑娘,亦有倜儻風流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