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看向龐大的廠房,這個巨大的廠房雖然不是最大的那種廠房,是專門用來生產小型反重力飛行器的廠房。
但是它依然非常的龐大,足足有30多米高,近50米寬,長也足足有幾公里。
如此巨大的廠房內,一位位身穿白衣褂的科學家、工程師在不斷的忙碌著,正在研究青云空天戰機的生產線。
人數足足有好幾百人,但是在這個巨大的廠房內,依然顯得非常空蕩。
人太少了,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科學家、研究員和工程師,他們的任務是負責搞科學研究,而不是去當生產工程師。
盡管生產戰機,聽起來就很高大上,但重復性的工作用不上這些寶貴的人才,星河航天這邊必須要培養出專門的生產工人出來。
況且靠這幾百個人,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秦毅心中的宏偉藍圖。
“我的想法和你一樣,我們現在的關鍵不是說獲得多少的訂單,有多大的生產能力,我覺得我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將自己的隊伍給打造出來。”
“沒有一支強而有力的工程師隊伍,即便是給我們1萬架的訂單,我們也是吃不下的。”
一旁的盧慶偉聽完也是點點頭,非常贊同的說道。
“那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秦毅點點頭,這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工程師隊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才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手藝也是需要時間去慢慢的研究和琢磨的。
在高精尖加工領域,國外的企業做的比我們更好,其實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國外的企業,他們的員工普遍在職的時間比較久。
像日本,他們非常講究工匠精神,以工匠的精神來仔細的對待一件可能極其枯燥乏味的事情,沉下心來好好仔細的琢磨。
所以日本的產品往往都以精良聞名于世,日本的工匠精神在全球也是非常有名。
拋開歷史因素來說,有些東西我們不得不佩服別人,相比之下,我們就顯得浮躁了很多,不管是這個國家的上層,還是企業,個人,都顯得非常浮躁,沒有沉下心來去仔細的思考和琢磨關系自己、關系企業和關系國家命運的事情。
當然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日本的企業是絕對不會主動辭退自己的員工,哪怕這個員工犯錯誤了,所以日本人基本上進了一家公司之后,一輩子在一家企業干到退休并不是什么讓人吃驚的事情。
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低層干一輩子,一直做到退休。
日本的企業將自己的員工視為寶貴的財富,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員工,更是如此。
即便是在基層干一輩子,這些人的薪酬待遇等等也不會差,因為年年都有加薪,薪酬待遇也足夠支撐自己家庭的開支和生活。
所以日本企業的流動性普遍很低,員工也不喜歡跳槽之類的,在一家企業一干就是一輩子,對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自然是熟能生巧,極為的精通。
反之我們國家的企業,在很多時候往往視自己的老員工是為負擔和累贅,到了一定的年齡,即便是你不愿意離職,公司這邊也會想盡辦法將你給掃地出門,而且還是那種非常絕情的,連賠償金都不愿意給你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