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依靠現代的科技手段,繪制傳統的地圖可以非常的精確,可是在古代,繪制地圖都是需要有重要的標志性東西。
星圖也是如此,星圖通俗的來說是星星的地圖,里面囊括的是科學家們能夠觀測到的所有的星星,利用些星星來繪制一張星圖。
可能有人就會說了,這星星看起來都一模一樣,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區別,任何依靠星星來辨別方向、進行定位導航等等?
其實星空之中的星星,每一個星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顆星星就是一顆顆恒星、中子星、彗星、白矮星等等宇宙之中的天體,這些天體距離的遠近、質量的大小、光芒的強弱等等,這些信息都是完全不一樣。
在我們肉眼當中看起來一模一樣,似乎沒有任何區別的星星,在宇宙天文科學家的眼中卻是完全不一樣,甚至于很難找到兩顆一模一樣的星星出來。
星圖的構成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因為每一顆星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科學家們才能夠利用這些星星進行導航、進行定位,計算出自己的詳細位置。
這就是星圖,一個星星構成的地圖。
當然在星星構造的星圖當中,能夠用來充當指向標的東西只有宇宙星空之中的中子星和脈沖星。
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之外,宇宙之中密度最大的星體,也是由恒星演化而來,脈沖星絕大多數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的脈沖星,有脈沖的才算是脈沖星。
因為中子星的質量大、密度高,所以中子星具有很多非常特殊的特性,其中一個就是在一些中子星當中擁有脈沖的特性,這脈沖星在宇宙星空之中是最亮的仔,是最容易發現的目標,自然而然就相當于是傳統地圖當中的大山、大江大河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坐標參照物。
除此之外,中子星的能量輻射是太陽輻射上百萬倍,如此龐大的能量輻射,在廣袤的虛空之中就如同燈塔一般,非常的耀眼,宇宙天文科學家們一看就能夠知道。
所以一張星圖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子星和脈沖星,因為這兩種星體就是宇宙星空之中的燈塔,是參照物,是最亮的仔。
至于其它的恒星,或者恒星云又或者是星座等等,隨著位置的移動,極有可能是很難在觀測到,又或者是會發生一些變化,比較難以尋找,用來當作參照的話并不是很準確。
星漢的宇宙天文科學經過了長時間的觀測和記錄,在星漢多個行星系當作進行觀測,也是繪制出來一張包含上百萬億顆恒星、有幾千顆中子星、脈沖星的龐大浩瀚星圖。
正是依靠這張星圖,‘探索者號’宇宙飛船在宇宙虛空之中飛行的時候不會迷失在星空之中,總是能夠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