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一顆全新的中子星,位置在銀河系中心區域當中,距離我們這里大概有7230光年。”
宇宙天文科學家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做的第一件時間就是觀測所在地的星空,收集星空之中星星的信息,然后再將它和現有的龐大星圖融合在一起,從而對星圖進行不斷的完善。
“太陽現在僅僅只是一點點微弱光芒的星星了。”
曹亞東看向太陽系的方向,太陽在宇宙之中屬于最普通的仔,既不亮也不閃,非常的普通,沒有一絲出彩的地方。
在距離太陽系足足有88光年的地方看向太陽系的時候,太陽的光芒都很弱、很弱,甚至于需要借助宇宙天文望遠鏡才能夠觀察到太陽的存在。
“越往銀河系內的方向飛去,這恒星的密度就越大了,果然和預料之中的一樣,銀河系當中大部分的物質其中都是集中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真的很想去銀河系的中心看一看,這里的恒星應該是無比的璀璨、耀眼,估計恒星與恒星之間的距離可能僅僅只有幾十個天文單位了吧。”
曹亞東仔細的看著接收到的各種各樣信息,這一路飛來,他也是一路不斷的觀測,他也是漸漸的發現了一個規律。
這離銀河系中心越近,恒星的密度就越大,這也是驗證了科學家們一直以來的一個推斷,因為銀河系核心黑洞的巨大吸引力。
銀河系當中絕大多數的物質都是聚集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至于太陽系所在的獵戶座懸臂這樣的銀行系懸臂所占有的物質比例很小。
所以科學家們也是進行了諸多的合理的推斷和猜想,現在也是驗證了這個推斷,越往銀河系內的方向飛去,所觀測到恒星密度就越大。
“按照推斷來說,銀河系內不單單是在銀河系中心有黑洞,銀河系如此的龐大,它卻非常的穩固,除了這核心黑洞之外,在銀河系的懸臂上面也應該是有小型黑洞的。”
“這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支配整個銀河系,小型的黑洞則是起到穩固銀河系的作用,但是至今我們在獵戶座懸臂上面都還沒有發現黑洞的存在,難道這個推斷是錯誤的?”
很快,曹亞東也是想起了星漢宇宙天文科學界科學界們利用超級量子計算機計算和推斷出來的一個結論。
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觀察,在這個基礎上推斷銀河系內部擁有的黑洞數量不止一個,其中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大質量的黑洞,支配整個銀河系。
除了中間這個大型黑洞之外,在銀河系的懸臂,外圍的銀河系衛星星系,像大小麥哲倫星系當中也是有小型黑洞的存在。
正是這大小黑洞的共同支配和努力下,整個銀河系才能夠穩固的進行運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銀河系。
這一次,外出探索的宇宙飛船其實也是兼顧著科考的目的,對于宇宙天文科學家來說,他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尋找獵戶座懸臂上面的小型黑洞,以此來驗證科學家們對銀河系的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