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疲乏無力,肥胖
多見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發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時診斷,體重會逐漸下降。
從中醫和現代醫學對于消渴(糖尿病)的認識,我們可以發現,在對于疾病認識上,中醫和現代醫學認識相同
三.中醫治療消渴(糖尿病)
辨證施治
1.肺胃燥熱
證候:煩渴引飲,消谷善饑,小便色黃、次頻量多,身形漸瘦,舌紅苔少,脈滑數。治則: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主方:白虎加人參湯或玉泉丸、玉液湯等。
2.腸燥津傷
證候:多食易饑,口渴引飲,大便燥結或不通,舌紅少津,苔黃燥,脈實有力。治則:滋養津液,潤腸通腑。主方:增液承氣湯。
3.肝腎陰虛
證候: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多夢遺精,皮膚瘙癢,尿頻量多,渾濁如脂膏,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滋養肝腎,滋陰養血。主方:六味地黃丸。
4.脾胃氣虛
證候:口渴引飲,多食與便溏并見,或精神不振,納食減少,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無力。治則:健脾益氣,生津止渴。主方:七味白術散或參苓白術散。
5.陰陽兩虧
證候:手足心熱,口干舌燥,腰膝酸軟,畏寒怕冷,小便頻數,甚則飲一溲一,舌淡苔白而干,脈沉細無力。治則:溫陽滋陰補腎。主方:金匱腎氣丸。
6.濕熱中阻
證候:多食善饑,渴而多飲,脘腹痞滿,舌苔黃膩,脈濡緩。治則:清熱化濕。主方:黃芩滑石湯。
以上各型治療兩個月左右,若血糖控制滿意者可繼續服用中藥,不滿意者應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選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
四.遺傳疾病與中醫藥理論的現代化
以中醫治療消渴病為例,中醫通過這中藥治療也可以有降血糖,從而控制血壓,中醫借助現代科學,可以更加明確消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多少,通話現代科技的診斷可以讓中藥的配伍比例和醫生的治療方案更加適合疾病。
同時消渴(糖尿病)屬于遺傳性疾病,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消渴(糖尿病)的遺傳性,人們可以通過中醫食療,來控制自己的血糖,減緩糖尿病的發生。”
南珺鈺把肖依實的文章讀完了,南珺鈺知道這篇文章是肖依實在網上查資料東拼西湊的,但是南珺鈺還是覺得肖依實文采斐然,這也是一種愛屋及烏吧。
南珺鈺給肖依實蓋好被子,關了肖依實屋里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