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內閣閣老認真地看著蘇塵開口道,只要蘇塵開口,所說方法與帝國無根本性沖突,他們必然舉國之力去協助!
蘇塵聞言,微微搖頭輕聲道:
“如果有人能夠達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以己心體天心的境界,倒可以延緩我身融世界意志的速度,但這個境界終究太難,觀遍兩個世界現在也僅有我與另一位道友做到。
而且世界意志至公而無私,同視萬靈無別。只要是對世界進化發展有好處的,世界意志都會給予支持與獎勵。這對世界來說是好事,但對人族來說并不是。要知道,在李忘仙他們的世界,妖才是世界的主宰!而其他幾個世界,人族也少有是主宰地位。
不過當我徹底身融世界意志之后,以后世界意志在發布世界任務時,至少在同等的條件下,世界意志會優先選擇人族,這也算是以我身融天道換來的好處。
就這樣吧,再有疑問,你們后面自己研究個人無限世界終端吧。剩下的一點時間,就留給我自己吧。”
說完,蘇塵擺了擺手,表示不想再繼續說了。也是這時,眾人才發現,他的身影比起剛開始凝實如真人,已經開始漸漸透明,甚至隱隱能夠透過他的身體,看到他背后的景象。
一步踏出,蘇塵的身影消失在了空中,不過還好,天上的光幕并沒有消失,通過光幕看到蘇塵的身影出現在了一座普通小山的山腳下。
小山不高,估摸六七百米,四周山林風景也說不上景色秀麗,唯一特殊點的地方,大概就是山路比較難行,比較陡。這樣的小山峰,啟明帝國大地上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根本不引人注意。
“這就是蘇塵圣人以前住的地方嗎?”
眾人心下猜測著,只是這樣的地方太對不起那位大佬的檔次了吧。不說是什么洞天福地,起碼也應該是什么名山大川呀!
蘇塵一步、一步的走在上山的小路上,走的不快,甚至比普通人正常行走的速度還要慢些。時而走兩步,時而停一會。
天空中的光幕除了顯化蘇塵的身影之外,更是顯化出蘇塵過往的一些經歷:
“他本是一個棄嬰,被山上一個老道士撿回山中,想為山里那座破舊道觀尋一個繼承人。而他也不負所望,天資聰穎,過目而不忘、舉一隅而三隅返。不過五六歲便已經通讀了道觀所有藏書,只是在七歲那年老道士也還是到了壽元大限,撒手而去。
之后的日子他就一直在山中生活,道觀旁有老道士之前開墾的菜園,五谷自足。加之山路難行,也鮮少有人上山,一年到頭幾乎不見外人。他也性子清淡,樂得如此。而且道觀雖然偏僻,但依然是聯網的!這是老道士年輕的時候去拉的網線,而且由于是帝國登記在冊的道觀,網絡費用是不用花錢的。
在道觀藏書都看完一遍又一遍之后,他便通過道觀內的一臺啟明98電腦在網絡搜索自己想要知識。得益于進入網絡時代之后,信息大爆炸,各種各樣的知識網絡上都有。驚人的天資、單純好學的心思,年復一年,日積月累下來,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況。
這種情況持續到了二十五歲那年,他忽然感覺自己無師自通,自然而然便明悟了很多事情。隨后三十歲那年,天生預兆,他自而明之,世界大變,人類危機將至,隨后窮經皓首一十二年,終于找到一線生機,身合天道。”
世界眾人看到這,都不禁感嘆,這也許就是天生的圣人吧。而且這也就能夠說明為何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網絡時代,他們依然沒有找到有關蘇塵的信息。人家壓根就沒出山,唯一一次出山直接就是身合天道去了。
蘇塵仍然一步、一步的在山上行走,看著山上的一草一木。
他在山腰亭子里看過書;
他在山間小溪里濯過足;
他在山巔懸崖邊彈過琴;
最終走進山頂上的一間簡樸道觀,道觀不大,但勝在雅致。
蘇塵眷戀的撫過屋內的書架,書架上的每一本書他都細細研讀過。
他的身影,已經徹底接近了透明。不少感性的人,尤其是新建立不久的蘇塵后援會中的女性更是在爆哭。
“天道,合!”
隨著蘇塵聲音落下,這座伴隨著蘇塵從小長大的小山峰也自行崩塌,轟隆過后,除了一地石粉,再無其他東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