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操作騷是騷,但不得不說,這個騷作還真有一些可行性。
微軟的windows進入國內靠三個渠道。
第一個渠道是政府采購這一塊,這一塊大都是正版。
第二個渠道,與各大PC公司綁定,這一塊也是正版。
第三個渠道,則是用戶自己安裝盜版系統。
第一個渠道與第二個渠道雖然賣的是正版,但因為銷量有限,所以賣的很一般。
再加上windows一套就得幾百上千塊,很多用戶也消費不起。
也因此。
基本上國內90%以上都用的是盜版windows。
而盜版windows的來源,一個是網上下載,另一個就是靠盜版光盤。
以目前2005年的時代,很顯然盜版光盤來得更方便一些。
一個是他便宜,一個盜版光盤最多只要10塊錢,有的甚至只要5塊錢。
另一個是盜版光盤里面不只有系統,他還集合了一系列的安裝工具,以及一些互聯網應用。
像YY,壓縮包,下載工具,輸入法,殺毒軟件……等等。
但很顯然。
雖然微軟縱容國內盜版以方便他壟斷市場,但他們并不賣盜版光盤。
一個是這塊市場太小,他們看不上。
另一個如果微軟賣盜版光盤,這也會給人把柄。
不過微軟不賣,自然有人會賣。
其他一些盜版商會去幫微軟做的,微軟也懶得動手。
但現在,陳宇卻是將目光放到了盜版光盤這一塊。
只要控制了這一些盜版光盤,一段時間他還真可以控制windows的裝機量。
這有一些像偷雞。
雖然不一定能完全成功。
可一但成功,那取得的效果簡直比無數的廣告轟炸還要來得猛烈。
當然,要想這一波偷雞成功,那可不僅僅抓住這一些盜版光盤商。
環宇科技這一塊,也得進行配合。
比如系統方面,陳宇就吩咐李開付搞一個與windows極為相近的版本。
其實這個不難。
當初環宇系統在推廣的時候為了不讓用戶感到操作不方便,所以也有意模仿windows的界面。
至于這里面是否存在侵權問題。
這自然是侵權。
到目前為止,微軟與環宇科技還在打這個官司。
對于此,陳宇倒沒太過于放在心上。
有的時候商業上只能無恥一些。
再說,當初微軟windows發展起來的時候,做得無恥手段比環宇科技還多。
就算是現在,微軟與蘋果,與IBM還有一系列的侵權官司呢。
這只是第一步。
光系統界面以及一些操作相似還不夠。
要想完全的騙過用戶,那得在整個生態這一塊也兼顧上。
比如,用戶裝上了環宇系統,他肯定還會下載其他的應用軟件。
如果這一些應用軟件是搭在windows上面的,那么在環宇系統上就不能用。
這樣顯然對于用戶的體驗不夠好。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環宇科技之前其實也做了很多的努力。
只要是windows上面的常規應用,環宇科技都進入了。
不管是辦公軟件還是瀏覽器,更或是殺毒軟件,以及其他一些。
但就算如此,環宇系統的生態仍然比不上windows生態。
但沒關系。
只要用戶搜索相應的運用,環宇科技都會根據用戶的需求,推薦相應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