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微軟,美國在線,谷歌開始了漫長而又艱難的談判。
至于這個談判什么時候才能談好?
誰也不知道。
但在他們談判當中,微信的注冊人數卻是一步一步不斷的增長。
1000萬。
1500萬。
2000萬。
2000萬的時候,微信再度更新了一個功能。
這個功能仍然是地圖類服位,這個功能叫做位置。
用戶可以點擊這個功能,將自己所在的位置定位發送給好友。
好友打開消息一看,就知道自己的朋友在哪里。
當然,如果你開車的話,你還可以點擊高德高航地圖,讓地圖帶你去那里。
這個功能雖然看起來用的并不是很頻繁,但他的作用卻非常之大。
特別是微信主打熟人社交。
你微信里的好友都是你現實當中認識的,或者是與你有關的。
那么,你與你的微信好友很有可能會在現實當中見面。
那么,如何見面呢,去哪里見面呢?
有的時候說一個地名,你的朋友沒去過,那怎么辦?
在以前自然沒有太多的辦法,只能不斷的跟他解釋那里怎么走,有的時候往往解釋一個地方就得解釋個好幾分鐘。后面實在是解釋不出來,那就直接讓他到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地位,然后派一個人過去接。
這是不是很麻煩?
當然。
沒有這個功能之前,大家都習慣了。
可是。
有了這個位置功能,那么,你直接打開定位功能,然后發送一個位置,一切也就再清楚不過了。
當然。
在這個位置功能之后,對于搖一搖,微信也進行了升級。
原來的搖一搖雖然能匹配到一個好友,但你不知道這個好友具體的位置信息。
這一次更新,微信在搖一搖功能上添加了位置信息。
你搖到的好友,微信將會顯示他大至的位置。
比如,他離你多遠,有幾公里等等。
雖然這個信息并不多,但卻給這個搖一搖功能又增加了一個樂趣。
至少搖了之后,我大概知道我的朋友離我多遠,而且還能增加話題,讓大家能夠快速熟悉起來。
3000萬。
4000萬。
5000萬。
微信注冊人數,又來了一次飛升。
當微信海外注冊人數達到驚人的5000萬人時,離微信發布時間只過去了一個半月。
“我的天,一個半月就獲得了5000萬人的注冊量,這是不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現在身邊已經越來越多的人用微信了。”
“我也是,雖然我還有MSN號,但用了微信之后,我對MSN已經沒啥太大興趣了。”
在以前,很多人形容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社會。
在這個虛擬的社會里,你不必知道他人是誰,他人也不必知道你是誰。
這樣的理論在PC互聯網時代,的確很吸引人。
但當互聯網發展至今,人們發現,其實虛擬互聯網并不是真正吸引人的。
吸引人的,還是真實的世界。
人是活在真實世界里的,他不是生活在虛擬世界里的。
虛擬世界里哪怕有再多好玩的,他都是浮云。
微信的出現,卻是一下子將一眾用戶從虛擬的世界里拉回到了現實。
并且讓他們發現,原來現實世界才更為的有魅力。
不是嗎?
正如他們現在使用微信一樣,他們發現,與現實當中好友聊天才是最開心的。
或者,哪怕不聊天,刷刷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看自己的朋友在干了些什么。或者給他們點個贊,證明自己在關注他們。當然,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現實生活,那你也對自己拍個照,然后上傳到朋友圈。你會發現,當有人關注,有人點贊,有人回復評論……他所帶來的體驗感比之虛擬世界網友所帶來的爽感,簡直強了100倍,1000倍,甚至是1萬倍。
這就是為什么熟人社交會如此爆炸的原因。
不過,這并沒有結束。
關于熟人社交理論,他所引起的瘋狂還在繼續。
微信在推出位置功能之后的兩個星期,微信再度進行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