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村民們手捧蔬果米肉等供奉跪在酒館之前請求道爺留下守護一方平安,那時的應老祖正是失落不知何往之時,他站到村民面前仰頭望天,吟詩道:
蟬化飛鸞不計春,慈云法雨費辛勤。
算來了道成仙者,千百劫中無一人。
“哎!罷了罷了,無望了無望了……”應老祖滿面淚水吟罷了詩從此脫下道袍作俗家修士打扮在這個村莊住了下來。
自從應老祖到來周圍數十里內游魂野鬼盾避,村子一日比一日繁榮,周圍村莊的人也漸漸聚了過來終于形成一個鎮,鎮民感謝應老祖的功德便將此鎮命名為應家鎮,而應老祖本人也在脫下道袍不久后便娶了村民之女,從此開枝散葉,數十年間成了鎮里大戶,成就名副其實的應家鎮。
此時應老祖已有一百一十歲高齡,牙齒敗落,頭發銀白,每一寸肌膚都起了深深的溝壑,然而他的道法并未落下,依然是守一方安寧降妖除魔的道爺。
這一日應老祖正在閑坐,突然收到傳書說是孫兒應仕龍和重孫女在三千里之外遭遇不測。
應仕龍之妻本是三千里外扶風城附近之人,卻是命短,嫁到應家只數年便病死了,一月前孫子攜重孫女送妻子骨灰回鄉。應老祖正疑惑怎地久久未歸,誰知惡號便來了,應老祖忙多方打聽,雖然不切確但大致打聽出扶風城外大風山上數十年前有位隱居的道士,那道士早已墜入魔道,練的是采命吸壽一類邪術,身邊還有一只修行頗高的黑虎,只是二十年前道士便消失了,有說是死了也有說是云游他方去了,而那黑虎依然盤踞在山上,過往道人都不敢靠近,但二十年來黑虎也只坐山修行向少出來為惡,因此也無大能修士前去收伏。
應老祖得了這些信息心里便十有**認定是那邪道所為了,他一面召集本家子孫門徒,一面廣發請柬邀請熟識的道長觀主等人,不二日得了道法高低不一的觀主修士等二十來人或騎雕,或御劍浩浩蕩蕩向大風山飛去。
大風山懸崖巨石之上骷髏人杵著拐杖靜靜地站著,腳邊蹲著一只黑虎,而他們的面前正有數十鬼物忙忙碌碌的來回搬運,無頭鬼取來無根水,笑面鬼和獨臂鬼搬來儲藏已久的各色靈藥。紅衣鬼和白衣鬼吃力的向這邊搬動一只巨鼎,那鼎太沉,紅衣鬼一個失手“哎吆”一聲被巨鼎壓在身下。
站在巨石上的骷髏人見了,骨骼摩擦罵一聲:“廢物!”只見他右臂虛伸,雖然隔了二十丈遠,但在他意念之下那鼎竟然如有巨力抬動般輕輕飄起,緩緩飛到巨石之前再輕輕落下。骷髏人躍下巨石,用拐杖敲擊鼎壁,眼中竟有了欣慰之意。他撫摸虎頭:“小黑,生息一成,本道便能長出新皮嫩肉,再從二十歲活起,那時帶你離開此處尋藥煉丹,有個百八十年,飛仙了道豈非易事!”
骷髏人掐指細算,選一個極陰極寒之日開鼎煉藥,這一日烏云滿天遮蔽了艷陽,邪魅出洞吞噬了人氣,骷髏人站在巨石之上指揮眾鬼先以柴火及無根水熬制百藥,待那藥熬得稀爛成漿糊之時骷髏人一聲大喝發一股勁風掃開柴火,親自以玄火烘烤鼎壁,那鼎瞬間通紅,鼎內發出藥哭神嚎之聲響,骷髏人叫一聲:“上大藥……”
早已侯在身側的黑虎抹開眾鬼身形一閃躥入山洞,出來時已叼了個屎尿齊流的漢子。
黑虎更不遲疑虎頭蓄力一甩之下直接將那漢子朝鼎內甩去。
咦!明明那漢子正正的落向鼎口,飛到之時卻不掉下去,鼎內似乎升起一股推力將之正正的推在鼎口上方。四肢隨著這股推力轉動著,殺豬般的嚎叫停止了,頭發衣物化盡了,肉色也逐漸變得熟黃枯萎,終于“碰”一聲響炸了開去,碎片隨著鼎內的蒸氣飄散四方。
唯有有一定道行的修士才能看見在他肢體炸裂的那一刻有一絲命氣脫落直直的墜入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