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東緝事廠是制衡錦衣衛的,所以它的人員結構要相對簡單,而且是直接對天子負責,同時也需要少量的人手。
待賽哈智退下后,隨著朱棣的一番言辭,大家也明白了過來。
按照陛下的說辭,東緝事廠要行使的職權其實并不過分,僅僅是一個獨立的更加強大的南鎮撫司而已,主要功能就是制衡。
它有著對錦衣衛所有行動和公事全盤監督的職權。
換句話說,以后錦衣衛做的所有事情都將在東緝事廠的眼底下,不能有任何隱瞞,而錦衣衛指揮使再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這其實可以理解,相信陛下也是忌憚錦衣衛再出現另外一個紀綱。
但是朱棣接下來的一番話,又讓眾多朝臣心涼。
東緝事廠不僅對錦衣衛負有監督之權,甚至還可以監督朝堂其他部門,而且更讓六部尚書和內閣輔臣們心寒的是朱棣竟然下旨意,東緝事廠除黃昏之外,其他重要要員可由內官那邊選拔人才去充任。
理由倒是很充分,現在大明疆域極度擴大,人手缺口也極大,沒有那么多臣子來充任東緝事廠的各個職位,所以選擇由內官中找一些人才去充任。
當然,朱棣也明確指示,東緝事廠只是負責監督并無干政的權力。
也就是說東緝事廠只是一個耳目機構。
朝臣們這才松了一口氣。
要是東緝事廠擁有干政的權力,那不啻于是一個強化了的錦衣衛,只會對朝堂帶來更大的隱患——因為他是有內臣在里面任職,而由于內臣的特殊性,一旦黃昏卸任,那么下一任的東廠提督很有可能成為擺設,東廠將被內官掌控。
這可能會導致宦官專權。
這一點不得不防,尤其是咱們的永樂陛下特別喜歡重用內官。
真當永樂八虎是說著玩的。
君不見,亦失哈在奴兒干那邊建功立業,鄭和下西洋將名垂千古,李謙在神機營中擔任要職,黃儼外交朝鮮,馬琪監督交趾……
大明內外,都有宦官活躍的身影。
雖然其他人都松了口氣,但黃昏作為東緝事廠第一任提督,心里卻很沉重,他發現自己有點被動——東廠提督,說起來好聽,其實自己很可能被架空,而且農業部長是通往六部尚書的捷徑,現在被朱棣給擼了,意味著這幾年自己沒辦法登頂仕途巔峰。
王振成了內官,他現在肯定是朱棣的心腹。
也就意味著,自己在東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王振匯報給朱棣,關鍵這是永樂年間,東緝事廠權限很小,而且還干不了實事。
換句話說,自己有點被朱棣猜疑了。
應該是蚍蜉義從昨夜的大發神威帶來的后續影響。
愁。
不過再愁也沒辦法,實在不行,東廠丟給王振,自己繼續去搞改革,然后從其他地方覬覦六部尚書——畢竟老子現在還是內閣輔臣。
通往六部尚書的大門還沒有被朱棣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