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寧德及其周邊的兵力,都能被胡濙調動。
這是胡濙的特權。
想必胡濙身上必然有一封朱棣早就寫好的圣旨,一旦發現建文帝的蹤跡,胡濙就可能調動周邊所有衛所的兵力。
事實上也是如此,胡濙已經將寧德轄境內的兵力全部調動過來了。
朱允炆沉默了一陣,嘆道:“貧僧死不足惜,可那些忠義之人,加上他們的家眷,足足數萬人,如果真是因此而全部喪命,這是何等的悲劇。”
黃昏本來神態輕松,聞言收斂了神態,謹慎認真起來。
這事確實不能太無知。
但他沒有說話,現在朱允炆還有希望,自己這個時候提出,讓追隨他的人跟隨自己去北美大陸,大概率要被拒絕。
人只有在絕境中,才會沒得選擇。
此事不能操之過急。
反正看目前這個狀況,為了這數萬人,自己必須在寧德長久逗留了——就看朱老板會不會親自來一趟寧德。
很大概率不來。
但肯定是要來一個比較重要的人,基本可以確定要么是太子,要么是太孫。
朱棣要御駕親征女真。
太子兼國。
那么來的就應該是太孫朱瞻基。
朱允炆又道:“此事難道就沒有一點周轉余地了?”
說這話的時候,他看向黃昏。
朱允炆相信,只要眼前這個大明妖臣愿意幫忙,一定有辦法救這一萬多的忠義之士,畢竟這個年輕人在朱棣治下,做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單從殺了兩屆北鎮撫司鎮撫使還能全身而退這一點,就絕對是足智多謀的人。
黃昏差點就說有辦法。
忍住了。
還不到時候,這個事情還是得等朱瞻基來了之后再提出解決方案,而那個時候,朱允炆和這一萬多忠義之士,也陷入絕境,留給他們的選擇余地就只有跟隨自己去北美大陸。
于是搖頭嘆道:“死局了。”
除非你現在跑路,可胡濙在這里,跑也跑不掉了。
朱允炆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不過禮佛多年,性格倒是恬淡了許多,連黃昏都說是死局了,他也不再為難黃昏和胡濙。
想了想,“我寫一封信,還有請胡侍郎送去應天呈遞皇叔。”
胡濙猶豫了下,“好。”
黃昏心里也一動,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寫一封,胡侍郎你就讓錦衣衛用最快的方式,呈遞給陛下,爭取讓寧德這邊的事情不傷和氣的解決。”
胡濙很想拒絕。
因為在胡濙看來,不論黃昏出什么主意,寧德這邊的事情都不可能和平解決,設身處地,胡濙認為,不論是誰站在朱棣那個角度,寧德這邊都將有一場秘密的腥風血雨的清洗。
不可避免。
而胡濙并不覺得這有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明當下的盛世,不會因為朱允炆及其后代的現身而出現差池。
但胡濙又無法拒絕,因為大明妖臣以前確實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手筆。
如果能不留后患的和平解決,自然最好。
于是點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