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頌對二十八人訓話完畢,便把位置讓給了道士:
“道長,你還有補充的么?”
“有。”道士走上前來,并從背上抽出長劍。隨后一個劍花閃過,便只聽‘啪’的一聲,旁邊一棵碗口大小的樺樹,攔腰而斷。
“二十八宿聽令:三年中舉,六年入仕,違令者軍法處置!”
“老大……,饒命啊!”
二十八人,頓時哭喪著臉:殺人我們在行,讀書不行啊。
還有,門客也要講軍法的么?
可惜道士已經下令解散,并跟著張子頌進了屋子,連申訴辯解的機會都沒有了。二十八人只得各自選了房間,準備來日早起讀書。
張子頌則拉著洛洛三人,開起了小會。
討論母親安葬事宜。
次日一早,圖圖便來到了二十八宿讀書的房間,大咧咧的喊道:“青龍、朱雀,各挑一個人,陪我去買喪葬用品。”
“我兩親自去!老夫人的東西,怎能馬虎。”
兩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當即甩掉了《論語》,跳上前來。
兩人身后則是,十幾道幽怨的眼神。
因為‘神屠二十八宿’是按星空的二十八個分區取名,并按東西南北分成四隊。青龍、玄武、朱雀、白虎四人分別擔任隊長,手下各領六人。但此刻,不用讀書這種‘好事’竟被隊長搶走了,隊員們不幽怨才怪。
好在辰時左右,洛洛過來吩咐:大家一起布置靈堂。
二十八宿這才一聲歡呼。
當然,歡呼也就一時,畢竟是老夫人喪事,眾人還是悲傷的。
靈堂布置很快,午時左右完畢。
門前挽聯、白花,堂中一個大大的‘奠’字。
眾人在汴京也沒什么親友,倒是省去了宴請賓客的繁瑣。剩下只需張子頌穿上孝衣跪上三天,道士念念經就可以了。
其實按照《宋禮》:父母去世,還要守孝三年。
但是張子頌把母親安葬在了汴京,倒也不存在返鄉守孝一說了。
只需三年之內,盡量少出門就好。
接下來便是一套敲鑼打鼓的禮儀,張子頌按道士吩咐逐一照辦。除了膝蓋跪腫、腰背發麻之外,喪事進展順利。就是第三天的時候,隔壁有個叫王詵[shēn]的鄰居竟送來了挽聯和花圈,張子頌便不知所措了。
殺人倒是挺多,治喪頭一回呢。沒經驗啊!
入夜之后,道士念完了三天的經,張子頌便把圖圖、洛洛、道士三人叫去了小房間里開會,“道長,咱該怎么回禮?”
“不知道。除了老夫人,我又不給別人做法事。”
“是,是,委屈道長了。”張子頌便又看向了洛洛,“丫頭,怎么回禮?”
“要不,咱把花圈送回去?”
“呃,你這不是咒人家么……”張子頌一陣撫額,這丫頭的腦回路好清奇。無奈,只能看向了圖圖,“圖圖,你說怎么辦?”
“這還不簡單。”圖圖倒是一臉篤定,“我聽說大宋文人之間,為了表示答謝,都是下個帖子請人吟詩作畫,再順便喝個花酒就好了。”
“喝花酒?真的么?”
“真的,吧。”
“那我寫個帖子,你明天去置辦花酒。”
“好的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