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司公文,并無偽造一說。
所有印鑒,都蘊含神力,更似乎別有一種道韻,獨一無二。
至于量刑判罰,更是無需思考。
執筆在手,筆下自然而然給出合適的判決。
正如之前那些鬼神所說,陰司判決,并無有定法,或者說厚厚的冥律,一切都是依據眾生業力給出判決。
該下什么獄,受什么刑,刑期多久……根本不需要翻閱冥律,看到罪狀,心中自然浮現答案……就好似溝通了冥冥之中的意志,自然而然得出結論。
判完之后,再一一去看,竟無一錯漏。
“難怪說陰司實無冥律,原來如此。”
蘇淺雨心中恍然大悟。
陰司的“冥律”,就是因果規則。
一切判決都依據眾生業力而論,賞善罰惡,不外如是。
細細總結下來,也能編纂出一部“冥律”,但那是給凡人看的。
陰司各殿審判善惡,卻不再需要這般繁瑣,直接溝通因果規則,業力招感,該受何報,都清楚明白。
冥律就是因果業力,這種無形的規律。
人死之后,萬般不能帶走,唯有這業力,如影隨形。
善惡業力,凡人不能見,而鬼神能見。
纖毫善惡,皆悉知悉見。
以是之故,陰司并無冤假錯案。
“這人身上都有黃黑紅白等光華,生前作惡為善所感業力,都一目了然,怎么可能瞞得過去?”
“再者,鬼神能見凡人所不能見,視之于無形,聽之于無聲,人世間種種思想行為,鬼神都能悉知悉見,記錄無疑,抵賴是賴不掉的。”
一口氣批閱數百份公文候,蘇淺雨稍稍休憩了下。
左右諸神都在伏案而坐,下筆如飛。
有鬼吏將閱畢文書收拾整理,送去殿中一處。
隨侍的鬼卒,偶爾帶上一二罪魂,跪在殿上。
此時,便有一兩位鬼神,問詢細節,允其陳情,或訴說冤孽,或自稱無辜,或企圖脫免罪孽……
大凡能到此處的,都是罪業較輕,且新死不久的,甚至有些干脆就是陽壽未盡的生魂……
很多都是還有救的,夠的上下地獄的罪魂實在不多。
“如何,這陰司判官,不好做吧?”
身側一陳姓判官停筆笑問道:
“道友如今可算是見到了,這陰司也沒甚神秘之處。”
“一時新鮮,過后就覺得無趣。”
“大善大惡,也不入此殿,這里只收罪孽較輕,或是陽壽未盡的生人與那亡人有糾葛事……大多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陳判官嘆道:
“也是因為這事很無趣,我們都期盼著能再世為人。”
蘇淺雨問道:
“陰司不好嗎?做神不比做人好?”
正說話間,蘇淺雨注意到自家桌前不知何時有人送了一盞涼茶。
揭開蓋子,就著涼水喝了幾口,苦澀難言,末了茶水入喉時又有一種沁人心脾的茶香。
“道友有所不知,這陰世實不如陽世。”
“陽世有日月,陰世則無;陽世景物甚多,陰世風貌卻大有不如。”
“這些則罷了,余在此歷任六十年,不曾見閻羅,也不曾見帝君并一干上神。”
陳判官對他大訴苦水:
“你有所不知啊,道友。”
“陰世是廣大無邊的,類似我等這邊陰司,也不知有多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