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無非是審理些罪鬼,這些最貴狡辯抵賴者極多,少有不賴的,更有那受迫害而死的,往往糾纏不休,更是麻煩。”
“每日勞煩這些,時日久了,難免厭倦。”
蘇淺雨又有疑惑,問道:
“為何不曾見大修行人來此?”
陳判官搖頭道:
“陰司所轄,皆業中人,多是庸碌且無大善大惡者,大修行人自有去處。”
“或是立等天界,不由冥府經過,或是冥冊無名,無可審判也。”
“若是升天稍緩,尚須由冥府經過者,縱使我等冥官,也當避位迎之;其魄漸行漸高,如登云梯,及近庭案,則高齊屋脊矣。”
“若是這等輩人,點名一到,隨登天界,亦是無可拘束。”
蘇淺雨再問:
“陰司為何要我等生人暫攝冥官?用陽世人履行冥差?”
“因富貴中人,福分甚大,其宅邸常有眾神守護,其左右隨侍給使之人,又多有年盛氣壯,陽氣旺盛者,尋常鬼役不能近其病榻。”
“譬如軍營,武將病死營中四周警衛森嚴,槍炮如林,營中士兵多是少年,氣血陽剛,如入蒸籠,鬼役不能近前。”
“如是種種,須得用生魂之,方能到案。”
原來如此……難怪有生人走無常。
轉念,蘇淺雨又問:
“鬼有消滅嗎?”
“有!”
“余所見之故鬼,遠至千年,再往久遠處,絕不會有。”
“蓋因年代久遠,鬼形早已消滅,魂入別道,鬼道僅六道其一(鬼形亦是鬼身,此身亦有壽限)。”
“除非成仙成佛,不能脫此輪回。”
“不過鬼形與病歿死時相同,不因年月變得蒼老。”
說到這里,陳判官來了興致:
“陰世許多地方與陽世相似但大體上不如陽世。”
“陰世亦有買賣,陽世人所燒紙錢,可以在陰世買賣菜蔬,購物飲食。”
“亦有街市商店,與陽世小店等同,卻無有大商場大店鋪之類,不如陽世繁華。”
“鬼物飽餐一頓,可以數日不食,卻不必一日三餐。”
“陽世人供養鬼神之飲食,鬼神非真食用,僅僅聞其氣,攝其氣以用。”
“若是夏日之時,兩碗飲食,一碗供奉,一碗不供,則供奉鬼神之食物,必先**,由此可知鬼神已攝用其氣。”
“……不過陰世飲食用度,還是不及陽世華美。”
“與陽世相同,陰世也有臥具床榻,卻無睡眠,僅僅瞑目休息,等同水面,不必睡足七八時辰。”
“陰世亦有晝夜,只是沒有日月星辰,常年陰云密布,不及陽世明朗”
“亦有四季,只是夏日不及陽世之熱,冬季卻更加嚴寒。”
“……總之,陰世亦有婚姻嫁娶之事,有生育之事,亦有飲食習慣,一一類似陽世,總體而言,都大不如陽世。”
“陽世較之陰世,勝出許多,各種差別,一一說來,說上三日三夜也是說之不盡……大略來說,做人比做鬼好,生在陽世比住在陰世好。”
“我有一比喻,如將陽世比喻盛世王朝,那陰世便是偏遠之地,窮苦山坳,種種不繁華處,惡劣處,瘴氣多生,地處惡劣。”
“因而,鬼道實不如人道多矣。”
陳判官說到這里,嘆道:
“我等冥官,投胎為人,較之尋常鬼物為易,然而即便如此,也不是那么輕易就能得到機會。”
“人少而鬼多,不敷分配,且需所投之家,與鬼原有因緣,方得前往……生前交友廣闊者,相識者眾,投胎自然容易,若是生前少與人交往,則機緣難湊,沉淪鬼趣,需得等候有緣者才能受生。”
“人身得來不易,世人不知,以為輕易,殊不知為一名額不知前世等了多久。”
“陰世諸鬼甚苦,較之陽世貧人也有所不如,所以鬼物都想為人,余身為冥官,雖不難過,但亦想生為人身。”
“世人不知,人身何其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