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上次蘇淺雨的話,傷到了女孩的心。
蘇淺雨本有他心通之能,善能體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之心,然而尋常時卻藏而不用。
此時亦然。
然而即便不用神通,他依舊能大致揣測出少女心意。
早餐時,輕悄悄的,氣氛略有些沉悶。
在這種氛圍中,蘇淺雨用了一碗清粥。
盡管此時他早已可以辟谷,三年不飲不食也不會有饑渴,但出于隱藏一身出塵之氣的目的,他依然勉強自己用了這些。
除此之外,還吃了一些咸菜。
隨著溫暖的粥水下肚,伴隨著咸菜的油香,來自俗世的米谷菜蔬之氣,滋潤這具肉身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混入了一些雜氣。
原本幾乎要遮掩不住的光,逐漸沉寂下去,借助了這層濁氣、雜氣的掩蓋,形成一層“塵垢”。
此時他重拾的境界尚且不算太高,力量也不算太強,只需要定時進用人間飲食,便能借此掩蓋出世之氣。
然而隨著時日推移,道行法力哪怕是自我遏制的情況下,也會不斷水漲船高,直到恢復到曾經的境地。
這種過程不可阻擋。
此時,每日食用米粥小菜,就可借此掩蓋不凡,潛藏寶光;再過些時日,他可能需要每日食用葷腥,才能遮蓋愈發強盛的真身。
大凡降世真仙上真,都需種種方法,掩蓋自身非此世之氣,以免與人世格格不入。
譬如世人貪財,而方外真人不貪,但為掩飾行跡,不得不假做貪婪,以遮掩德行。
或是穿陋衣爛衫,或是臥于污穢之處,或是故作癲狂,或是沾染人間財物以及五谷之氣,以此掩飾。
道行越高,德行越彰,那一身寶光瑞氣,便愈加明顯。
這樣的人,如寶珠投于暗處,其光可照人,豈有蒙塵之時?
如要隱藏身份,便不得不“和其光,同其塵”,掩蓋寶光,混入塵埃,與俗人打成一片。
用完早餐后,小溪默默撤去碗筷,準備到井邊打水。
但蘇淺雨攔住了她。
小溪見了,就垂下頭,默默無語,也不走開,只是等著他說。
蘇淺雨溫言道:
“這個先不忙······小溪,我今日傳你道法。”
小溪微微驚訝,抬起頭來:
“你不是不要我了嗎?”
搖搖頭,心中一片平靜,蘇淺雨笑了笑,很是寵溺地摸了摸她的發髻。
梳著的是少女的雙丫髻,軟軟的,發質很好,帶著些皂角的味道。
“我豈會不管你?”
“只是我要告訴你,要珍惜今世,不要分心其他。”
“我傳你道法,也是希望你未來修行有成,真正了斷生死,不受輪回之苦。”
“過去你就是因一個情字不能舍,這個執著太重,終究還是在墮落到了娑婆世界。”
“來,我為你講解金丹大道。”
引著小溪的手臂,來到院子里,一處較為平整的地面。
這里有一鋪著地磚,還有石桌石凳。
“金丹大道,性命雙修,下手功夫,先要煉心性,澄澈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