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監的一個司業都被氣暈過去了,而且這事也和兩位殿下有關。”王安在宮中多年,深諳講話做事之道,只有小太監才會把事情一口氣講完,到了他這個地步自然懂得如何把故事講得**迭起趣味叢生,該吊胃口的時候絕不會錯過。
“哦?還有什么更精彩的?這兩個小子不會把人家夫子給罵了,然后氣暈過去的吧?”萬歷皇帝有些好奇的問道。
“皇上英明,確實是罵了,不過那可不是一般的罵,是那司業和兩位殿下對對子被罵了。”胃口吊的差不多了,于是王安把后面的故事向萬歷皇帝講了出來。
萬歷皇帝聽完之后也是一手拍著座椅的扶手一邊哈哈大笑,精神煥發,“這小子還真是有些急智,真是罵人不吐臟字,朕看吶不是小五水平高,就是那個什么‘京城第一聯’還有那個國子監的司業徒有虛名。哼,都說朕的子孫不行,倒是該讓他們看看有幾人能比得上朕的孫子,那些號稱博學多才的文人世子吟詩作對還不是都輸給了朕的孫子。”
“皇上圣明!”王安拍了一記馬屁就退到一旁候著不再說話,知道這時候切不可多嘴,否則定會適得其反。
“去傳兩位皇孫過來。”果然過了盞茶時間萬歷皇帝吩咐王安道。
“遵旨。”王安躬身退下,吩咐兩個小太監去傳喚兩位皇孫。
不多時,朱由校和朱由檢便來到了乾清宮前,看到了等候已久的王安。
“二位殿下且慢進去,聽老奴一言。”王安并未急著領路,而是攔住了兩位皇孫道,“今日行知書院之事圣上已經知悉,切記,‘詠蛙’一詩為大殿下所做,‘春雷’一詩為五殿下所做,切不可說錯了。”
朱由檢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系,沖王安抱拳施禮道“承王公公情!”
朱由校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怎么小五的詩就變成他的了。看他這番模樣朱由檢有些苦笑的搖搖頭在他耳邊輕聲解釋了幾句,朱由校這才明白過來,五弟一人出些風頭不過是得些名聲,而兩人都表現出色那便是太子一脈出類拔萃了。
想明白之后朱由校也朝著王安施禮道,“多謝王公公相助。”
王安心里覺得有些開心,此前這兩個毛頭小子都是“王安、王安”的叫,何曾這么客氣過,看來是有些長大了。
“進去吧。”
朱由校、朱由檢二人隨著王安進殿問安。
老皇帝多日來首次精神頭這么足,見兩位皇孫到來,吩咐道,“賜座。”
王安招呼小太監抱來兩個墊著錦團鋪著明黃綢布的凳子放在了離皇帝不遠的右手處,二人謝恩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