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二太爺面無表情的解釋道“顧璟他水土不服,我給他請了大夫,需要好好休息幾日。”
顧璟可不是水土不服,而是那夜的熏香,惹到顧璟好幾日都是精神不佳,原是燒大了分量,顧二太爺給顧璟請了大夫,調養排毒去了。
“晚娘見過二太爺,晚娘曾聽老祖宗多次提及過二太爺的事跡為人,今日一見,果然是所言不虛。”
屋內進來了三個人,顧晚娘與嶺南王都是與顧二太爺作了揖,但是顧二太爺只看顧晚娘不理會嶺南王,嶺南王也不惱不語候在一旁。
顧二太爺看著顧晚娘卻像是在看著另外一個人,顧晚娘實在是太像了。
慌了一下神,回過神來,“也是老嫂子抬舉。”
嶺南王還沒開口,顧二太爺就十分不待見嶺南王,差著小顧玨照顧嶺南王,顯然是一副趕客的模樣。
嶺南王也沒有不識趣,拒了顧二太爺的話,借口還有政務便先離開了,嶺南王親自將顧晚娘送到顧二太爺的府邸,像是給顧二太爺認錯的。
顧二太爺一點都不害怕嶺南王,顧二太爺是朝廷派在嶺南的官員,著實算來,也是跟了三代嶺南王了,雖然顧二太爺如今已經走馬下任了,但是在嶺南這點話語權還是有的。
如何不怒顧晚娘與顧璟雖然是長安城顧府的子嗣,好歹同姓一個顧,雖來嶺南的目的不知,但她嶺南王竟敢私下看押人
顧二太爺鐵著一張臉,就差吹胡子瞪眼了。
見到二太爺這般模樣,倒是像極了一個老頑童了,也難怪可以將顧玨養著那般靈巧的性子。
“長安城的事情我聽說了,若是想要住在嶺南,這嶺南的顧府也是顧府,也是你的家。”
原來顧二太爺以為顧晚娘是來嶺南躲罪名的,二太爺就是敢將顧晚娘藏起來,饒是誰也不相信閨閣女子做得出殺人的事情,此事必定是誣陷。
顧晚娘領了顧二太爺的好意,這般護犢子的模樣,倒是像極了顧老祖宗了。
“二太爺可曾聽到長安城的消息”
也不知道有沒有家書傳到二太爺的手里,老祖宗的身體是否安好,到底是自己不懂事,最后還是害得老祖宗與顧三爺擔心了。
“顧府的事情自有大人把持,你不用擔心,老嫂子前幾日還寫信與我說起來你小時候的事情,說你自小聰明,風箏掛到樹上了也會借大人之手用竹篙綁著棉布支棱下來,不會傷了自己也不會傷了風箏。”
顧老祖宗一語雙關,自是相信顧晚娘的,也相信顧晚娘乘風破浪會有時。
顧晚娘近幾日都不曾安下來的心,終于有了可以松口氣的地方,“只要老祖宗身子好,晚娘便是知足了。”
“有些事情不惹我們的時候,我們便敬他一丈,但若是冒犯了我們,自然是還他十丈的,姓顧的,如何是好欺負的”
顧二太爺雖管不到長安城的事情,但在嶺南,也不會讓嶺南王要挾了顧晚娘與顧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