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無好存疑的地方,十九年前的確是先太子被陷害的時候,同樣,也是前朝琴藝大師朝聞故去的時候。
這是朝聞臨死的時候,拖人帶出的長安的信件,想尋回自己的女兒。這么些年,即便太后身居高位,垂簾聽政,未曾找到那被他們丟棄的女兒,也是太后一身之殤。
一直尋了十六年,三年前才尋到消息,可能那個不知道蹤跡的女兒,便是已經故去的顧三夫人。
信差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太后,太后的身子一下便受不住了。后三年身子愈發的差了起來,便落得現在這個模樣。
梅淮陵:“其實前太子的師父便是朝大師,雖然當時還是皇貴妃的太后與太子不睦,但二人之間一直都隔著一個朝大家,也不曾真的傷了和氣。”
“后來朝大家死了,死在先帝手里,還說起來太后曾經與朝聞所有的傳聞,太后認為是太子告密,便將太子黨趕盡殺絕了。”
說來都是一段舊時仇恨。
梅淮陵:“其實有三對翠玉耳環,除了梅家的。太后手里的一只給了你母親,還有一只給了朝大家。剩下的便是太子妃手里,太子妃手里的,有一只碎了,還有一只,現在在謝淵的手里。”
“據我所知,朝聞的耳環是朝大家的陪葬,而你母親的如信件所言,應該不曾落到你母親手里,而在這被殺的信差手里。”
剩下的便只有本不是一對的,顧晚娘手里的一只,與謝淵手里的一只。
只是說來奇怪,顧晚娘自己手里的這一只耳環來歷如此蹊蹺,必定不會如顧璟的說話,是顧璟不小心在地上撿的。那顧晚娘手里的這一只耳環……
顧晚娘看著不遠處那血跡,的確自己的翠玉珠子,也是三年前顧璟給顧晚娘的。“是那人故意給顧璟,篤定顧璟會給我?”
顧璟雖然三妹妹長,三妹妹短,但是誰敢確定顧璟一定會撿了地上的東西給顧晚娘?
顧晚娘與梅淮陵確定了視線,“既然與顧璟又過接觸,顧璟必定知道。”尋來尋去,卻忘記了這線索之人,就在自己的跟前,就在梅家書院,是顧璟。
既然尋清楚了,便可以啟程回梅家書院了。
梅淮陵習過武功,立起來耳朵便可以聽到外面有習武之人的動作,是那被梅淮陵打暈的人的安全信沒有送出去,所以錦衣衛的人便發現這當鋪,已經有人光顧了。
如何脫身?如何帶著顧晚娘,平安脫身?
顧晚娘見著梅淮陵拉住自己的手腕,與自己比了噓聲的手勢。
被人發現了?
雖然今夜易安的人都在暗中營救,但是梅淮陵還是留下了一些人,梅淮陵尋出來一個煙花,現在窗口放了一個信。
那信方才放出去,便有弓箭射來,一箭對著梅淮陵的腦門,一箭對著那放信號的煙花。
梅淮陵避開了弓箭,但是信號煙花被打落了,在不遠處的窗口,一個更隱蔽的地方顧晚娘的煙花放在了空中。
梅淮陵:“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