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奚天磊身邊的是浙源菜大宗師楊磁,他倆的年齡相仿,社會地位也相當,更是多年相識的好友。
楊磁身體很胖,臉圓乎乎的,慈眉善目,剪了個光頭,像是個笑面彌勒佛。
楊磁嘴角噙笑,“趁著菜還沒上桌,我們不妨來猜猜看,喬智究竟做哪些菜,如何?”
秦梁,四十來歲,在今天客人當中年齡最小,但他寫了一手錦繡文章,?在美食評論界極有名氣。
他笑著分析道:“從資料來看,喬智懂很多菜系,但他最精通的是淮南菜以及齊魯孔府菜。所以我猜測,他今天烹飪的菜肴,跟這兩個派系有關。”
奚天磊卻是搖頭,“他喜歡不按常理出牌,今天肯定會做比較冷門的菜。這樣吧,咱們每個人都寫一個菜名吧,看到時候誰更有預見性!”
“可惜啊,看不到喬智在后廚的現場畫面,不然可以看看他的刀工,是否真的達到淮南菜名廚的頂級水準?”楊磁唏噓道。
富會雯早有準備,“我們在后廚安排了錄像機,可以直接看到他在后廚的表現!”
奚天磊笑道:“還等什么,趕緊讓咱們看一看啊!”
富會雯讓賴京將在線視頻傳輸到電視上,賴京終于明白喬智為何同意在后廚安排監控,這是為了讓這些專家也能夠看到喬智烹飪的過程中,只能說喬智藝高人膽大,敢于將自己**地展現在所有的顧客眼中。
魄力與自信,給食客們帶來了真誠和好感。
屏幕上的喬智已經做好了一道菜,讓幫廚蓋上了金黃色的絲綢。
兩個幫廚小心翼翼地抬著那個盤子,片刻之后送入包廂,擱在餐桌轉盤的中間。
眾人決定,由奚天磊揭開綢布。
奚天磊用一根筷子將綢布挑開,微微一怔,“這個是‘看菜’?”
在唐宋時期,有一個習俗,去酒樓吃飯時,店員首先會端上來幾盤菜,讓你過過眼癮,而不是給你吃的,然后才換上下酒的正菜。
“看菜”僅是供人觀賞,只許看不許吃,是為了展示本店大廚的手藝。若不識規矩,對“看菜”動了筷子,那會被人取笑。所以有機會穿越到唐宋時期,千萬要謹記,不要動桌上的“看菜”。
宋朝之后,比較正式的宴會,還保留著只許看不許吃的“禮儀菜”,只不過“看菜”換成了“看席”,即另置一桌“看菜”,供觀賞,看席與吃席并置。
“楊老師,你來給大家講一下這道看菜如何?”奚天磊對今日的飯局有了興致,他從事烹飪行業這么多年,還第一次看到這么精致的“看菜”。
楊磁沒好氣地瞪了奚天磊一眼,臉上還是帶著笑容,“你這個老小子,是想讓我出丑吧?”
奚天磊哈哈大笑,“楊老師,你不是做過烹飪理論研究嗎?瓊金職大召開烹飪精英班,你可是首席客座教授。”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