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燕食堂推出“同學會套餐”,第一周很火爆,但第二周隨著廣告投入減少,熱度急降。
預約“同學會套餐”的顧客少了,間接影響了正常就餐的客流,比往常跌了至少百分之二十。
翠燕食堂提供的“同學會套餐”雖然每一桌的菜式都會略微調整,但以巴蜀菜作為基礎,沒有什么新鮮元素,流水化的生產,讓菜肴失去了靈魂。
何況,網上還有消息,稱翠燕食堂搞的那個同學會套餐是抄襲之作,真正的同學會要舉辦也得到喬幫主食堂才算正宗。
那些在翠燕食堂參加同學會的顧客,在這種輿論下消費,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花了一大筆錢,還會被人嘲笑是吃了個山寨版的飯,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因為“同學會套餐”的價格定得很高,利潤也很多,拋去廣告投入,翠燕食堂這一周的營業額還是遠超上周,完成了較大的飛躍。
陳雪華一直密切地關注翠燕的動向,一開始很懊惱,也很眼紅。
明明是喬智炒熱的主題,為何讓競爭對手賺得瓢滿缽滿?
親眼見證“同學會套餐”沒有紅過一周,陳雪華心里那個舒坦啊,同時對喬智更是佩服。
自己還是太短視了!
相反,自家老板的眼光長遠,他考慮問題,比自己更加思維縝密。
喬智還在燕京出差。陳雪華迫不及待將翠燕那邊生意由盛轉衰的消息通過電話告訴了他。
喬智感慨,翠燕食堂的運營有問題,會習慣性地表現出太過心急。
在不斷地模仿、抄襲自己,但卻又找不到關鍵所在。
看到一點蠅頭小利就改變自己的經營策略,這種方式使得內部管理和對外的品牌形象會有一種混亂之感。
翠燕的挫折,對喬幫主而言是一個不錯的借鑒,以后還是得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能隨波逐流,盲目為利。
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價格歧視、網紅經濟作為主要的發展思路,做一個堅定不移的反套路創業者!
羅九川給喬智帶來了好消息。
他與浙源、粵州的兩所重點大學聯系,對方有意向跟喬幫主達成合作,主要得益于喬幫主在燕影食堂順利開業,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洽談合作有了經典案例,羅九川就好辦了。
經過羅九川軟磨硬泡,八字有了一撇,接下來就是洽談合作的細節了。
學校方面走流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所以至少還得有一個月才能有第二撇,但喬智對羅九川的拼命勁頭,還是頗為滿意的。
“老板,按照現在這個速度,我們年內能將食堂的數量發展到十家!”羅九川信心十足道。
羅九川幫喬老板偷偷地算了一筆賬。
如果食堂能發展到十家,按照每家凈利潤為二十萬,一天的總利潤就能達到兩百萬,一個月就是六千萬,一年就是七億多。
我的天,老板是要起飛的節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