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菱怔了怔,“不敢當!喬智是世界上最難懂的人。”
梅姐的確太了解喬智了,喬智此刻的確忘記在舞臺上,他忘記了時間,忘掉了對手,甚至忽略了那一百萬獎金……
喬智猛地打了個機靈,看了一下桌上的鬧鐘,瞪大眼睛,回過神來。
自己剛才怎么了?
差不多一般的時間過去,自己只做了一道烏魚蛋湯?
接下來四十分鐘不到的時間里,自己必須要高質量地完成其他三道菜!
盡管對自己烹飪的烏魚蛋湯很有信心,但比賽的試題是三菜一湯,必須要把其他三道菜也完成,否則相當于是只寫了四分之一的答案,其余部分全部都是空白。
剛才自己是走神了嗎?
不對,準確來說,應該是頓悟!
走神跟頓悟有區別嗎?
這可是比賽,分秒必爭。
一陣涼汗過后,又有點僥幸,沒有頓悟(走神)一個小時,否則,這比賽就不用比了。
喬智集中注意力,加快速度,準備其他三道菜。
孔府菜當中什么菜比較有名,只要食材足夠,那就不要再猶豫,直接選擇做!
醬燒牛勒排,這道菜不錯,烹飪起來不算麻煩,而且烹飪出來,味道極佳,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喜好。
傳統做法要求出品見油不見汁,但這道菜借用了西餐的某些特點,餐盤中搭配一抹醬汁,并與烹好的胡蘿卜、西蘭花、山楂、青豆一同呈現。
醬燒的環節十分重要。
喬智將八二年的腐乳醬下入鍋中炒香,再加入各種調料和適量鮮湯炒勻,然后放入油炸或蒸制、焯水的原料,燒至醬汁均勻裹附于原料上,最后收汁成菜。
第三道菜選擇“帶子上朝”。這道菜在孔府宴中赫赫有名,主要寓意吉祥。
據記載,清朝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衍圣公孔令貽攜母親和妻兒進京朝賀,慈禧非常高興,賜了三幅“壽”字。
孔令貽返家后,內廚為了紀念帶子上朝的榮光,特意取鴨子和鴿子,放在一起烹飪,鴨子大,鴿子小,上菜時鴿子坐于鴨子懷抱中,就好像一只母鴨子帶著一只小鴨子一樣,做成了大名鼎鼎的帶子上朝。
不過,這道菜也有創新做法,用五花肉和蓮子為食材,將蓮子嵌入五花肉當中,對應菜名的寓意。
喬智選擇了第二種做法,因為前一種做法,不僅所耗的時間比較長,還屬于一道湯菜,與烏賊蛋湯的類型重合了。
第四道菜烹飪的是什錦葵花干貝,也是大有來頭的一道菜。
相傳75代衍圣公夫人彭氏,結婚二年無子,她平時喜愛賞花。內廚的廚師們為了投其所好,也是為了吉祥,就研制出什錦葵花干貝,衍圣公夫人非常喜歡這道菜,并在一年后生下了一個男嬰,因此這也是一道求子名肴!
菜的配料非常豐富,有海參、魚肚、鮮蝦仁、金華火腿、香菇、口蘑子,喬智將這些配料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切成大小不一定“丁丁”后,加入蔥姜末、料酒和鹽攪拌均勻,然后放入盤中,堆成中間高、四周薄的形狀,用竹板按壓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