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線制造商,此次喬幫主引入的是他們最新一代的設備,不僅工藝精良,而且高度智能化。
原本一條生產線,需要十個人配合,現在只需要三個人即可。而且,操作變得更加的簡單便捷,對工人的要求也降低了。
喬智與兩人單獨開了一個會議,主要是了解設備的基本運營模式。
黎小魚對這套設備很是熟悉,連一些專業性的問題也研究得很透徹,“等設備抵達廠房之后,摩多那邊會安排專業人士對我們的員工進行培訓。”
喬智道:“價格的問題放在其次,還要重點討論售后的問題。機器設備如何保養,摩多那邊給的售后政策是怎么樣的。質保期是五年,超過五年之后,零件更換,系統升級等配套服務是免費還是付費,如果是付費的話,有什么優惠政策,這些都得在付款之前確定好。”
黎小魚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了要點,“晚點我會跟摩多磋商一下這些細節問題。”
喬智心里算了一下時間,“漢州那邊的廠房,預計在三月底就可以建好,因此設備在四月初要進入廠房。員工現在就可以招聘,提前進行培訓實習。”
黎小魚頷首道:“我們計劃先從一廠調一批有經驗的員工進行培訓,等春季人才市場開了,再進行招聘員工。另外,我們打算針對幾所高校招募一些大學生,作為儲備干部。”
喬智認可黎小魚的想法,“想要讓一個企業的水平能夠提升,必須要提升其中的人員素質,你的方向沒有錯,要注意做好企業文化,不然很難留住這些宛如一張白紙,但心比天高的大學生。”
黎小魚頷首道:“好的,我明白。”
喬智收起嚴肅臉,露出微笑,“這次讓你們前往慕尼黑,看來效果不錯,你倆都給我煥然一新的感覺。”
邱簾道:“看了一下外面的世界,發現困擾自己的那些事情,根本微不足道。”
喬智哈哈大笑,“口氣都不一樣了嘛,果然是見過世面的人。”
邱簾道:“下次得讓郭媛也出去見見世面。”
喬智復雜一笑,“郭媛可不是出個國,就會有質的突破。你回來之后,還是要多教教她。”
邱簾經常受到郭媛的求救信息,知道老板被郭媛給折磨得夠嗆。
邱簾心里挺高興,也再不介意郭媛的存在。
有了郭媛,才能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
春節過后,并不安靜,網上出現一段蝗蟲肆虐的視頻,產生了一個謠言。
從印度跨越喜馬拉雅山脈的邊境蝗蟲,將導致華夏來年出現糧災!
謠言在網上傳得愈演愈烈,尤其是那些境外的媒體,更是如同跳梁小丑。
有一個韓國人在某檔節目中說,華夏人現在沒東西吃,餓了只能吃田鼠,隨后被華夏的網友親切地稱呼為“田鼠哥”。
喬智沒有關注網上的消息,而是注意政府平臺的舉措,有多個境外資本斥巨資進入華夏市場,企圖壟斷豆粕市場。
輿論在先,資本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