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境外資本關注到華夏的糧食市場,這意味著喬智如果小心翼翼地跟進,將能悶聲發大財。
喬智給林萍打了個電話,林萍很興奮,“既然我們都發現境外資本的動態,政府那些高端研究人員肯定已經看到了那些人蠢蠢欲動。”
喬智道:“不出意外,肯定會出相應的政策,屆時外資見咬不動這塊蛋糕,就會趕緊撤退。”
林萍頷首道:“如果撤退得很狼狽,意味著就有抄底的機會。國家肯定會支持糧食企業,發布相應的扶持政策,支持國內糧企接盤。”
喬智卻是搖頭,提醒林萍,“即使上面有資金和政策扶持,拿大頭的肯定是中糧那些大型國企,所以我們如果想要多賺一點,還是要自己尋找機會。”
林萍眼睛一亮,“你又有什么計劃了?”
喬智笑道:“退耕還林,成為了國策之一,如今國內普遍有一種想法,國內已經解決了糧食的生產和分配問題,而且國外有足夠的糧食生產,發生饑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們現在國內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華夏人是填飽了肚子,但我們吃的東西又安全嗎?”
林萍眼睛一亮,“綠色農業?”
喬智笑了笑,“很多年前起,國內就有綠色農業的規劃,但因為綠色農業的產量小,利潤低,市場不成熟,所以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但,綠色農業已經發展了十多年,技術已經成熟,而且現在國民消費觀念也發生改變,不再僅僅追求飽腹,還講究吃得健康、安全。”
林萍頷首道:“這的確是趨勢,你打算怎么做?”
喬智道:“讓金麟集團成立綠色農業項目團隊,在全球收購一千公頃的土地,大規模種植綠色糧食、蔬菜和水果,綠色養殖家畜、禽類。與此同時,國內也要搭建綠色農業的框架。”
林萍頷首道:“這怕是要投資很大的一筆資金。”
喬智道:“不用操之過急,我們是在給未來投資。在歐洲和北美,大量的農民從事綠色農業,有機農場遍布全美各地,這是大趨勢,只要緊緊圍繞著綠色農業布局,我們就站在了行業的源頭。”
林萍看出喬智的用意了。
金麟集團的方向已經很明朗,不僅是要立足高端食材市場,而且還將涉獵綠色農業。
綠色農業的范圍可就大了,而且代表著全球發展的趨勢。
伴隨著冷鏈的崛起,農產品在全球可以暢快流通,以金麟集團現在的冷鏈渠道,將歐洲的綠色農產品運送到國內,和國內的那些有機產品相比,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當然,喬智還站在大義的角度出發。
不僅要將國外好的綠色食材送到國內,還要在國內建設一些綠色農場,引入國外的先進技術,從種植、養殖第一步開始,將國內的綠色農業水平提高一大截。
綠色農業的構想,需要一步步的完成。
作為決策者和大腦,喬智現在只需要提出宏觀策略。
而其他,由奧格等管理人員負責執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