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智返回職大食堂上班,里里外外地檢查了一番。
不是對陳姐不放心,而是作為老板,你必須要把態度亮出來,如果你表現得太隨心所欲,下面的人久而久之會懈怠,會墮落。
喬智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創業者。
創業者要有能吃苦的精神,方方面面要精打細算,動輒出現在五星級酒店或者夜店,那些有損年輕創業者的形象和人設。
當然,喬智完全可以不用顧忌這些人設,因為他和很多創業者不一樣。
有些創業者是用投資人或者父母的錢創業,而喬智自己當老板,他不需要為金主負責。
喬智最近在看一本有關企業管理的書,書名叫做《**是怎么養成的?》
這本書講的不是貪污受賄,重點講的是企業內部為何會喪失動力,管理失控,人心渙散。
原因有很多,關鍵是創業者自己首先失去了上進心,安于享樂,后面的跟隨者自然效仿。
第一種解決方案,既然你自己干不動了,那就退位讓賢,讓干得動的人去推動企業的發展。
比如馬蕓,在他開始沉迷娛樂、打太極、拍電影之前,將自己和企業剝離了出去,只當企業的吉祥物。所有的決策由專業的經理人來負責人,即使自己個人因為玩耍出了什么大問題,也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另外一種解決方案,那就是保持充沛的朝氣和動力,將自己變成企業的榜樣,保持旺盛的精力。喬智喜歡養老生活,只可惜他還太年輕了,三十歲還不到,如果去養老的話,那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此次前往奧地利,對喬智的啟發其實挺大的,原本媒體對他宣傳,總是加上年輕首富、身價百億等名頭,但真正接觸到歐洲那些沉淀積累百年以上的勛貴,才意識到自己現在依然處于一個并不起眼的位置。
世界上有三種人:上層的人、下層的人,和掉下來的人。
資源是自上而下分配的。
正如一部叫做《饑餓站臺》的西班牙電影所揭露的現實。
餐桌上最初擺放著精致菜肴,經過每一層被人大快朵頤之后,漸漸會變得越來越雜亂惡心。越是身處下層,越是只能吃到上層剩下的殘羹剩飯。甚至到了底層,連一絲食物也看不到。
如果將世界分成九十九層,喬智現在只能算是在二十層和三十層之間,上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厲害人物,只有走到前面的幾層,你才有資格制定游戲規則和“食物”的分配方式。
奧地利之行,最大的改變或許是讓喬智看清了自己的位置,同時原本風輕云淡的心里,燃起了細微的火苗。
當然,喬智知道如何將這些火苗完美地掩飾起來,不讓任何人發現。
還是一句老話,低調發育,茍住,才能笑到最后。
陳雪華將近期的財務數據遞給了喬智,為了研究這些數據,陳雪華不僅上了夜校,還專門找了幾個商學院的教授。
陳雪華覺得自己進步不小,到了她這個年齡,還能看懂這些表,將每個格子里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數據變化弄得一清二楚,這也是一種滿足感。
喬智將數據看了一遍,道:“近期的銷售數據漲幅比較大,還是需要控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