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安和蔣梅看到游魚留下的離家出走信時,已是第二天六點鐘了。
那時候,游魚正抱著自己的箱子,背著自己的書包,坐在宿通市汽車站的公交站臺處打瞌睡。
六點鐘的宿通市,已經開啟了自己忙碌的一天。
一位賣烤山芋的老大爺將推車推到公交站臺的后方,在點著火后,又來了一位糖炒栗子的攤販。
游魚聞到炒栗子和山芋的味道,吸吸鼻子,摸摸口袋里的錢。
她爸的新買的蘋果機被她給賣了,賣給手機回收營業店,可惜,五千塊沒賣到,只賣了三千多一點。
她得了錢,打了個滴車,直接前往宿通市,打車費花了1200。
剩下的近兩千塊錢,一半是用來買新手機的錢,一半是她在找到工作之前的生活費。
聞著栗子和山芋的香氣,游魚沒能忍住,她掏出五塊錢,買了兩頭小山芋慢慢啃著。
漸漸地,站臺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公交車也啟動了,原本空曠的馬路上陸陸續續出現行人。地面上的灰塵在艷陽高照時分徹底的飛舞了起來,原本看著還算寧靜的小城市,立刻多了灰蒙蒙的塵土味。
游魚估摸有八點鐘了,便找了個附近賣手機的賣場,想買個手機、再辦個電話卡。
八點半,手機賣場準時營業。銷售員剛剛打開玻璃大門,游魚便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
銷售員以為來了個大客戶,想為她推薦某些機型時,這個姑娘已經挑中了一款造型古樸的老人機。
老人機,價格299元,是所有機型里最便宜的。游魚把自己的身份證掏出來,囑咐道:“辦個手機卡,最便宜的套餐就行。”
等一通活計忙完,差不多九點鐘。游魚拿著新手機、用著新號碼,有些小激動的給陳默打電話。
早上九點鐘,陳默已做完了一堆事。
家里豬喂過了、雞喂過了,灶臺上的煮了粥的鍋也在吃完后刷洗干凈了。
陳默家不是小區房,而是普通的農家大院,地理位置接近城鄉結合部,離車站不遠,離菜市場也不遠。
四周有高樓有小區有商業中心,可惜商業規劃并沒有能規劃到陳默家這塊來。
陳默的爸爸早早的騎著三輪車拉客去了。他媽媽是下崗工人,在家閑來無事,把隔壁的一塊廢棄的垃圾場打理出來,在上頭種些蔬菜。
為了防止雞去偷吃青菜,陳默的媽媽正給自家菜園圍上網。
陳默接到游魚電話時,他正在把洗衣機里的衣服拿出來晾曬。聽到手機鈴聲,即刻放下手中的活,去接電話。
來電顯示提醒為陌生號碼,陳默稍微遲疑了下,接通了電話。
“喂...我是游魚...”熟悉的聲音,叫陳默心頭雀躍了一下,下一句話,徹底讓陳默興奮起來,“我現在在宿通,汽車站這邊,你過來接我。”
陳默張開嘴,有一堆問題想問游魚,可開了口,卻簡簡單單的告訴游魚:“你站那兒別動,我去找你。你把坐標定位發給我。”
游魚似是為難:“手機現在沒有定位功能。就是那個汽車站站臺,你過來就能看到我了。”
陳默答了個‘好’字,衣服也不曬了,行色匆匆、紅光滿面的出門去了。
從家門口的小道跑出去,他媽在菜地里喊:“去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