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來是孫先生,真是失敬失敬!”黎安明聞言連忙恭敬的抱拳說道。
孫元化見狀擺了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聽黎公子的意思,你聽說過我?”
黎安明聞言張了張嘴還沒來得及回話,一旁的徐爾覺便笑著接話說道:“師伯,你可能不知道,黎兄也是和你一樣,不喜四書五經,偏偏對那些奇淫技巧情有獨鐘........”
“唉,徐兄,,那些腐儒也就罷了,你怎么也說那些學識是奇淫技巧呢?”不等他說完,黎安明便佯怒的打斷道。
孫元化也是略微不悅的說道:“就是,爾覺,你這話千萬別讓你祖父聽到,不然他非得打斷你的腿不可。”
“口誤,口誤!”其實徐爾覺倒不是看不慣西學,只是和黎安明說順嘴罷了,見犯了眾怒,他便連忙舉起雙手道:“總之,我這黎兄和師伯你可是同類人,你們應該有共通之言。”
“是嗎?想不到黎公子也愛好西學。”孫元化倒是真沒想到,他們此行等的人竟然也是一個另類。
黎安明聞言笑了笑,道:“倒談不上愛好西學,我只是對那些之乎者也的東西不敢興趣而已。”
接下來,黎安明便和孫元化聊起了一些西學上的事情,倒把徐爾覺晾在了一邊。
孫元化,舉人出身,屢試不中,放棄科舉轉投徐光啟門下學習西學。明朝這個地界,在后來他以舉人的身份能做到巡撫一職,那真是了不得的一件事情。孫元化做到了,可見此人的本事。
當然,孫元化憑借的不是做官的本事,而是做事的本事。當然了,你要說他后臺硬也行,畢竟除了他的恩師徐光啟外,后來他還將得到孫承宗的舉薦。
孫元化是明末一位了不起的西洋火炮專家,他少年時就對火器和算學的興趣超過詩文書畫,而且喜歡談兵論武。在二十三歲那年,孫元化跟著老師徐光啟來到京城,見到傳教士利瑪竇,參與了撰寫了《幾何體論》《泰西筭要》等專著。
黎安明記得,孫元化后來長期效力于遼東,靠著一手鑄炮的本事,官當的順風順水。天啟年間,因為魏忠賢專擅,受到影響罷官回家。袁崇煥起復之后,點名要他去遼東幫忙。袁崇煥被下了牢獄,孫元化又得到了孫承宗的賞識,幫著在山海關一線頂住了后金軍的進攻。
概括一下,孫元化是個運氣不錯的技術官僚,因為埋頭做事,誰在臺上都離不開這種人。所以,他的運氣也不錯。歷史上他的運氣轉折點是在登萊巡撫的位置上,因為孔有德的叛亂而倒霉,然后又遭首輔溫體仁等誣陷,被崇禎冤殺在北京街頭。
其實黎安明覺得,像孫元化這種技術人員,真不適合做官,如果條件允許,安安心心的研究自己的技術才是王道。
通過和孫元化的聊天,黎安明發現,他不愧是跟著徐光啟學習的人,這算術、國學、農業等相關知識皆是張口既來,雖然很多在黎安明看來還很淺顯,但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