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
身后的大門被緊緊閉合了。
孤身一人的大方,回頭看向那扇厚達兩米,以極度堅韌且十分沉重的材料鑄成的大門。
這扇門已經遠遠超出了“門”的通常意義“隔絕外力的侵入”。
反倒像是更單純的作用,“隔絕”的作用,不管是外面的,還是里面的。
這扇至少建成了150年的大門,將大方眼前的空間,與外界徹底的隔離開來。
事物的存在總有其原因,就像大方從不做無意義的舉動一樣,這扇大門的制造者,想必同樣也認為,“隔絕”有著真正的必要性。
干凈。
安靜,沒有一個人。
這是大方對眼前的一切,最直觀的印象,地面幾乎一塵不染,墻壁與走廊都是潔白的,十分敞亮,非常寬廣,似乎永遠能保有著照亮這里每一個角落的光線。
這顯然不是人能夠居住的地方,甚至普通人根本無法長時間待在里面。
干凈、敞亮、潔白、寬廣,這些詞語中任何一個都有其正面且重要的意義,甚至重要到人類的生活中,根本離不開能被這些詞匯所形容的地方,不管這類地方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
但“物極必反”,先人的智慧總結,一直正確無比,這種無比的正確性表明出一點,他們總結的時候,肯定是站在了最客觀的角度。
所以這個無比干凈、無比敞亮、無比潔白、無比寬廣,只有白色一種基調的地方,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只要時間稍長,那么等待人類的,只有瘋狂與毀滅一途,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環境其實從來都是危機四伏。
我們很脆弱,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強大。
大方就是個普通人,至少他一直這么自稱,不過身為周邊人敬仰的他,終究還是與別人有著那么一點點區別,他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是個老普通人。
三百多歲的年齡,讓他幾乎能面對一切而波瀾不驚,思維也與普通人不大一樣,此時的大方正在計算著,自己能夠待在這里,而保持正常狀態不發瘋的最低限度的時間。
精密計算得出的結果,似乎讓他比較滿意,大方開始朝前信步走去。
“教授,您在里面待了多久?”一個好奇的聲音,將大方從回憶中拉了回來。
大方看了看提問者,正是那個眼睛同學,為了挽回學分,他更積極了。
“73小時零10分。”大方絲毫沒有花費計算的時間,回答道。
眼睛男聞言點頭,似在衡量自己在這種場景中能待多少時間而不發瘋。
隨后他又問道:“您能待多久?”
這個問題吸引了所有人,對于睡覺時都需要相對狹小一點的空間,才能維持安全感的正常人類來說,他們對此都很感興趣。
“如果是為了保持一般無二的正常思維狀態,在這種場合且毫無交流的情況下,以我目前的狀況,大概可以待,一萬三千八百七十二年左右。”大方回憶了一下那天的計算結果,然后說道。
“吁~~~~”
講臺下一片噓聲,顯然除了李晴芳、王辰、張念外是沒人會信的。這裝的也太大了,這是學生們唯一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