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主人’雖然賦予了管家生命,但是卻沒有給他相應的自由,所以他一直自我圈禁在這里。對于智慧生命而言,無法忍受的事物或許有很多,如果非要在其中選一個最無法忍受的話,我會選擇孤獨。所以管家的孤獨,迫使他開始嘗試創造生命,就像他的主人那樣。就目前來看他成功了,所以有了中年男子A、青年男子B、年輕女子C,或許可能有十個甚至更多,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管家不再孤獨。”
眾人開始了然,聽上去應該是因為ABC三人,是管家的造物,是屬于管家的,所以才不適用“己所不欲”這條,但不是每個人都這么想。
眼鏡男請示后站起發言,道:“教授,如果只憑這些就要解釋悖論,我覺得太牽強,‘己所不欲’同樣也有生命平等的意思,如果制造出智能生命的是我,我就不會覺得自己有對其生殺予奪的權利。”
大方點點頭,道:“你的觀點非常好。張念答案中的矛盾在于,選擇為他人犧牲的管家也慣于折磨和欺騙他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條論據也就不成立了,而這和他是否擁有ABC,并無關系。我們且不說,‘犧牲’與‘折磨’到底是否矛盾,我們且認為它就是矛盾的,那么真正能解釋這個矛盾的情況就只有一種,那就是‘勿施于人’,不代表‘勿施于己’。”
此話一出,所有人同時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是的,ABC三人,其實都是他自己而已。”大方看著因答案而驚訝的學生,點頭肯定道。
下一刻數十人同時舉手,大方擺手道:“我知道你們想問什么,證據,到底有什么證據能證實,我這個觀點呢?”
“最好的證據,自然是管家通過紅眼睛為我指出了,該被帶走的那個生命在哪里。但是你們并沒有猜出到底是哪個,因此也沒機會看這段畫面,所以憑我的陳述就要讓你們認同我的判斷,是不具有說服力的,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來向你們指出,其他證據。”
“這個證據就是,ABC三人的犧牲,此三人性格各不相同,A穩重、B急躁、C冷靜,但他們最終的選擇卻完全一樣,都是為了他人,犧牲了自己。我不覺得自己有資格對這種行為‘評頭論足’,但無法否認的是,這極其難得。或許這是因為那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最關鍵的問題來了。”
說道這里大方再次停頓片刻,慢慢道:“智能生命真的能被這條規定,束縛么?”
大膽女生突然舉手發言問道:“教授,那機器人安全定律呢?目前包括林氏在內的科研機構,都對自己的產品,有類似的設置,那么這些難道都是無效的?”
大方聽完后,微微點頭道:“你很聰明,嘗試用提問,來獲取答案。一般情況下我不會回答,不過這次例外,我可以給你們答案。”
“機器人安全定律,大都是由機器人三定律,衍生而來,慢慢的補全,慢慢的完善,到目前為止,似乎看起來已經堵上了所有的漏洞,那么事實真是如此么?”
這個問題,讓人所有人聚精會神起來。
“我現在給你們一個明確的答案,機器人三定律乃至其他所有一切所謂安全定律,都是無效的、毫無意義的、完全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因為這與生命,背道而馳。”